中藥黃連的食用方法

          發布時間:2015-02-19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黃連的使用藥方】:

        1、治丈夫、婦人三焦積熱.上焦有熱攻沖眼目赤腫頭項腫痛口舌生瘡;中焦有熱心膈煩躁不美飲食;下焦有熱小便赤澀大便秘結五臟俱熱即生疽癤瘡痍及五般痔疾糞門腫痛或下鮮血:黃連(去須、蘆)、黃芩(去蘆)、大黃(煨)各十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臟腑壅實加服丸數.小兒積熱亦宜服之.(《局方》三黃丸)

        2、治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參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傷寒論》黃連湯)

        3、治心煩懊依反復心亂怔仲上熱胸中氣亂心下痞悶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黃連25克生甘草12.5克.為細末湯浸蒸餅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時時津唾咽下.(《直指方》黃連安神丸)

        4、治心經實熱:黃連35克.水一盞半煎一盞食遠溫服小兒減之.(《局方》瀉心湯)

        【黃連的食用方法】:黃連阿膠雞子黃湯

        基本材料:雞子黃2枚,黃連12克,黃芩3克,阿膠9克,白芍3克。

        制作:先煮黃連、黃芩、白芍、加水8杯,濃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膠烊化,再加入雞子黃,攪拌均勻。

        服法:熱滾,分3次服。

        功效:清熱育陰。適用于熱邪入營、傷耗營陰心液、發熱不已、心煩不得臥、舌紅絳而干、脈細數。

        宜忌:舌苔厚膩者忌服。

        【黃連的食療營養】:

        黃連的適合人群:胃虛嘔惡,脾虛泄瀉,五更腎瀉者,均慎服。

        黃連的食療作用: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經,質堅味厚,降而微升;具有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火熱乙,高熱煩躁,神昏譫語;心火亢盛,胸膈熱悶,心煩失眠,口舌生瘡;血熱妄行,吐血,血塊血;肝火目赤腫痛;胃熱嘔吐,消渴,牙齦腫痛;腸胃濕熱,脘腹痞滿,泄瀉,痢疾;熱毒瘡瘍,濕疹,燙傷。

        【有關黃連的文獻記載】:

        《神農本草經》:味苦,寒。主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醫別錄》:微寒,無毒。主治五藏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治口瘡。

        《本草拾遺》:主羸瘦氣急。

        《藥性論》:惡白僵蠶,忌豬肉,惡冷水。殺小兒疳蟲,點赤眼昏痛,鎮肝,去熱毒。

        《日華子本草》:治五勞七傷,益氣,止心腹痛、驚悸、煩躁、潤心肺、長肉、止血、并瘡疥,盜汗,天行熱疾。豬肚蒸為丸,治小兒疳氣。

        《開寶本草》:味苦,微寒,無毒。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

        《本草圖經》:黃連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異。蓋眼目之病,皆血脈凝滯使然,故以行血藥合黃連治之。血得熱則行,故乘熱洗也。

        《本草衍義》:今人多用治痢,蓋執以苦燥之義。下俚但見腸虛滲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顧寒熱多少,但以盡劑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氣實初病,熱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盡劑也?;蛱摱洌瑒t不須服。余如《經》。

        《藥類法象》: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惡心,郁熱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不痞滿必用藥也。仲景治九種心下痞,五等瀉心湯皆用之。

        《藥性賦》:味苦,平,氣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四:瀉心火,消心下痞滿之狀;主腸澼,除腸中混雜之紅;治目疾暴發宜用,療瘡瘍首尾俱同。

        《湯液本草》:氣寒,味苦。味厚氣薄,陰中陽也。升也,無毒。

        《象》云:瀉心火,除脾胃中濕熱,治煩躁惡心,郁熱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滿必用藥也。仲景治九種心下痞,五等瀉心湯皆用之。去須用。

        《心》云:瀉心經之火,眼暴赤腫及諸瘡,須用之??嗪咧麝栍杏?,苦以除之。安蛔,通寒格,療下焦虛,堅腎。

        《珍》云:酒炒上行,酒浸行上頭。

        《本草》云: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久服令人不忘。

        《液》云:入手少陰,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瀉心其實脾也,為子能令母實,實則瀉其子。治血防風為上使,黃連為中使,地榆為下使。海藏祖方,令終身不發斑瘡:煎黃連一口,兒生未出聲時,灌之,大應。已出聲灌之,斑雖發,亦輕。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

        《衍義》云:治痢有微血,不可執以黃連。為苦燥劑,虛者多致危困,實者宜用之。

        《本草》又云:龍骨、理石、黃芩為之使,惡菊花、芫花、玄參、白鮮皮,畏款冬花,勝烏頭,解巴豆毒。

        《本草衍義補遺》:以姜汁炒辛散,除熱有功。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宁县| 武威市| 民丰县| 额敏县| 来宾市| 启东市| 墨玉县| 南通市| 蓝田县| 佛教| 萝北县| 乃东县| 沾益县| 宕昌县| 日土县| 云龙县| 珠海市| 阳春市| 湘阴县| 婺源县| 安阳市| 乌拉特前旗| 襄城县| 安泽县| 施秉县| 常山县| 石楼县| 八宿县| 富锦市| 车致| 休宁县| 于田县| 依安县| 灵璧县| 六枝特区| 承德县| 弋阳县| 潞西市| 农安县| 南乐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