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木賊

          發布時間:2015-03-2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木賊(Horsetail〕

        [出處]始載《嘉佑本草》。本品草干有節,面糙澀,制木骨者用之,磋搓則光凈,猶云木之賊,故名。

        [中藥材學名] Radix Aucklandiae

        [別名]木賊草、銼草、節骨草、無心草、節節草、擦草、擦桌草

        [基原]本品為木賊科植物木賊 Equisetum hiemal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制貯藏]夏秋二季采割,除去雜質,曬干或陰干,置干燥處,以備切段,生用。

        [形態]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別,多不分枝,高達60cm以上,直徑4--10mm,表面具縱溝通18--30條,粗糙,灰綠色,有關節,節間中空,節部有實生的髓心。葉退化成鱗片狀基部連成筒狀鞘,葉鞘基部和鞘齒成暗褐色兩圈,上部淡灰色,鞘片背上有兩面三刀條棱脊,形成淺溝。孢子囊生于莖頂,長圓形,無柄,具小尖頭。該物種起源于泥盆紀時期,在石炭紀時期特別興盛,當時一些種類可生長到三十公尺高。木賊是規則對稱的植物,莖干有節而葉子為圓形狀。現今仍存有一些種類,但沒有一種其高度超過數公尺

        【產地】生于坡林下陰濕處、河岸濕地、溪邊,喜陰濕的環境,有時也生于雜草地。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北半球溫帶其他地區也有。

        【習性】一年或 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枝端產生孢子葉球,矩形,頂端尖,形如毛筆頭。植株高達100厘米。地上莖單一枝不分枝,中空,有縱列的脊,脊上有疣狀突起2行,極粗糙。葉成鞘狀,緊包節上,頂部及基部各有一黑圈,鞘上的齒極易脫落。喜潮濕,耐陰,常生于山坡潮濕地或疏林下。盆栽冬季需移入不低于0℃的室內越冬。多年生草本蕨類植物。枝端產生孢子葉球,矩形,頂端尖,形如毛筆頭。植株高達100厘米。地上莖單一枝不分枝,中空,有縱列的脊,脊上有疣狀突起2行,極粗糙。葉成鞘狀,緊包節上,頂部及基部各有一黑圈,鞘上的齒極易脫落。喜潮濕,耐陰,常生于山坡潮濕地或疏林下。盆栽冬季需移入不低于0℃的室內越冬。

        藥材性狀

        莖呈長管狀,不分枝。長40--60cm,直徑約6mm。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18--30條細縱縱棱,平直排列,棱脊上有2行細小的疣狀突起,觸之稍掛手。節上著生鱗處狀合生的筒狀葉鞘,葉鞘基部和先端具2圈棕黑色較寬的環。鞘片背面有2條棱脊及1條淺溝。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邊緣有20--30個小空腔,排列成環狀,內有白色或淺綠色的薄瓤。氣微,味微澀,嚼之有沙粒感。

        功能主治

        散風熱,退目翳。用于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云翳。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草有毒,馬多食后引起反射機能興奮,步行眼蹌、站立困難、后肢麻痹等運動機能發生障礙,但食欲和神經活動仍能維持正常,到末期才受影響。急性中毒數小時至1日即倒斃,多則2至8日。牲畜如少量長期誤食則呈慢性中毒,出現消瘦、下痢等。解剖發現小腦和脊髓充血、水腫。

        性味歸經 甘,苦,平。歸肺,肝經。

        1,疏散風熱,明目退翳:主治外感風熱之目赤多淚,目生翳膜。

        2,止血:用于便血,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氣虛、血虛目疾者應慎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巫山县| 台东县| 栾川县| 永仁县| 吕梁市| 乐山市| 长宁区| 兰考县| 琼结县| 齐齐哈尔市| 清新县| 青川县| 重庆市| 连南| 东乡族自治县| 泰和县| 伊川县| 高尔夫| 额济纳旗| 石城县| 信丰县| 甘德县| 苗栗县| 米脂县| 册亨县| 枣阳市| 汝州市| 武强县| 凯里市| 涟水县| 湟中县| 平遥县| 崇州市| 固原市| 镶黄旗| 西华县| 西充县| 重庆市| 鱼台县| 宁阳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