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
殺蟲消積,通便,潤肺。
榧子含脂肪油,油中主要有棕桐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的甘油酯、甾醇。井含草酸、葡萄塘、多糖、揮發油及鞣質等。榧子的驅蟲成分不溶于水、醚、醇,而溶于苯。故以丸散劑較佳。
榧子對鉤蟲有抑制、殺滅作用、能驅貓絳蟲。日本產榧子所含生物堿可伸子宮收縮。
作用
一、蟲病
榧子有殺蟲消積的作用,對于多種腸道寄生蟲有抑殺作用,而常用于蟲積腹痛之證,且能潤腸通便,驅蟲可不加瀉藥。具體可用于:
1.蛔蟲?。洪甲佑序尰坠π?,常與其它驅姻藥如使君子、苦楝皮、鶴虱等共用,以增加驅蛔效果。治膽道蛔蟲癥腹痛劇烈者,可配烏梅、木香、枳殼等共用,如《臨證醫案醫方》膽蛔湯。
2.鉤蟲病:榧子對鉤蟲有抑殺作用,常用治鉤蟲病,可配伍雷丸、檳榔、貫眾等共用,《中醫方劑臨床手冊》榧子貫眾湯(榧子、檳榔、紅藤各30g,貫眾15g),連服3天,治鉤蟲病有效。
3.絳蟲病:榧子驅絳蟲應用較早,陶弘景即言:“療寸白蟲”,可單用炒熟嚼食,如《千金要方》治寸白蟲,以本品49枚,去殼,日食7枚,7日服完;《證治準繩·類方》以之與蕪夷等份為末服用,可治絳蟲病;亦可與檳榔、南瓜子等配伍。
二、腸燥便秘
榧子味甘質潤,能潤腸通便,可用于腸操便秘之證,常配伍火麻仁、郁李仁、瓜蔞仁等潤腸通便之品共用。
三、肺燥咳嗽
榧子甘潤,能“潤肺”(《本草備要)),“止咳嗽“《本草再新》),治肺燥咳嗽無痰或痰少而粘,可單用本品炒熟嚼食,但藥力較弱,宜于輕癥。重癥者須與桑葉的功效與作用、沙參、浙貝母等潤肺止咳之品共用。
現代研究
1、治療鉤蟲病:將榧子制油或配成10%氯仿榧子油(氯仿1份、榧子油9份),成人每次口服15~20ml,每天1次,連服3~4次為1療程,一般1療程即效。氯仿榧子油毒性大,不宜繼用〔中級醫刊〕。
2、治療絲蟲?。洪甲尤?50g,血余炭30g,調蜜制150丸。日服3次,每次2丸,4天為1療程。一般1~2療程即可見效(福建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