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的簡介、功效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布時間:2015-05-12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木瓜被譽為可豐胸的“神物”,但是您知道木瓜怎么吃才最營養、最健康嗎?下面就隨小編來了解下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QQ截圖20160316183352.png

        木瓜的簡介

        【名稱】:木瓜

        【別名】:楙、木瓜實、鐵腳梨、秋木瓜、酸木瓜。

        【藥材類別】:果實/種子類

        【性味】:酸,溫。

        ①《雷公炮炙論》:香,甘酸。

        ②《別錄》:味酸,溫,無毒。

        ③《千金·食治》:味酸咸,溫,澀,無毒。

        ④《藥品化義》:味酸,性涼。

        ⑤《玉楸藥解》:味辛,性澀,微寒。

        【歸經】:入肝、脾經。

        ①李杲:人手足太陰血分。

        ②《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肝三經。

        ③《本草經疏》:入足太陰,陽明,兼入足厥陰經。

        ④《本草正》:入脾、肺、肝、腎四經。

        【入藥部分】:為薔薇科植物皺皮木瓜的果實。

        【產地和分布】:栽培或野生。分布華東、華中及西南各地。產于我國陜、甘南、豫、魯、皖、蘇、浙、贛、湘、鄂、川、黔、滇、粵等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征】:皺皮木瓜: 落葉灌木,高約2m。枝條直立開展,有刺,小枝圓柱形,微屈曲,無毛,紫褐色或黑褐色,有疏生淺褐色皮孔。葉片卵形至橢圓形,稀長橢圓形,長3-9cm,寬1.5-5cm,基部楔形至寬楔形,邊緣有尖銳鋸齒,齒尖開展,無毛或下面沿葉脈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cm;托葉大形,草質,腎形或半圓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無毛。花先葉開放,3-5朵簇生于二年生老枝上;花梗短粗,長約3mm或近于無柄;花直徑3-5cm;萼筒鐘狀,外面無毛;萼片直立,先端圓鈍,全緣或有波狀齒;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基部延伸成短爪長10-15mm,寬8-13mm,猩紅色,稀淡紅色或白色;雄蕊45-50,長約花瓣之半;花柱 5,基部合生,無毛或稍有毛,柱頭頭狀,有不明顯分裂,約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或卵球形,直徑4-6cm,黃色或帶黃綠色,有稀疏不明顯斑點,味芳香;萼片脫落,果梗短或近于無梗。花期3-5月。果期9-10月。

        木瓜的功效與作用

        舒筋活絡,和胃化濕。主風濕痹痛,肢體酸重,筋脈拘攣,吐瀉轉筋,腳氣水腫。

        疏通經絡,驅風活血,有強壯、興奮、鎮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亂轉筋,腳氣水腫,濕痹等癥;浸酒(木瓜酒)服,治風濕性關節痛。

        ①《雷公炮炙論》:調營衛,助谷氣。

        ②《別錄》:主濕痹邪氣,霍亂大吐下,轉筋不止。

        ③《食療本草》:治嘔畹風氣,吐后轉筋,煮汁飲之。

        ④《本草拾遣》:下冷氣,強筋骨,消食,止水痢后渴不止,作飲服之。又腳氣沖心,取一顆去子,煎服之,嫩者更佳。又止嘔逆,心膈痰唾。

        ⑤《海藥本草》:斂肺和胃,理脾伐肝,化食止渴。

        ⑥《日華子本草》:止吐瀉奔豚及腳氣水腫,冷熱痢,心腹痛,療渴。

        ⑦王好古:去濕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脹善噫,心下煩痞。

        ⑧《日用本草》:治腳氣上攻,腿膝疼痛,止渴消腫。

        ⑨《本草再新》:斂肝和脾胃,活血通經。

        附方

        ①治吐瀉轉筋:㈠木瓜一枚(大者,四破),陳倉米一合。上件藥,以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時時溫一合服之。(《圣惠方》)㈡木瓜汁一盞,木香末一錢匕。上二味,以熱酒調下,不拘時。(《圣濟總錄》)㈢木瓜干一兩,吳茱萸半兩(湯七次),茴香一分,甘草(炙)一錢。上銼為散,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姜三片,紫蘇十葉,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木瓜湯)

        ②止吐:木瓜(末)、麝香、膩粉,木香(末)、檳榔(末),各一字。上同研,面糊丸,如小黃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無時服。(《小兒藥證直訣》木瓜丸)

        ③治瀉不止:米豆子二兩,木瓜、干姜、甘草各一兩。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不以時。(《雞峰普濟方》木瓜湯)

        ④治風濕客搏,手足腰膝不能舉動:木瓜一枚,青鹽半兩。上用木瓜去皮臍,開竅填吳茱萸一兩,去枝,將線系定,蒸熱細研,入青鹽半兩,研令勻,丸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茶酒任下,以牛膝浸酒服之尤佳。食前。(《楊氏家藏方》水瓜丸)

        ⑤治腰痛,補益壯筋骨:牛膝二兩(溫酒浸,切,焙),木瓜一枚(去頂、穰,入艾葉一兩蒸熟),巴戟(去心)、茴香(炒)、木香各一兩,桂心半兩(去皮)。上為細末,入熟木瓜并艾葉同杵千下,如硬,更下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鹽湯下。(《御藥院方》木瓜丸)

        ⑥治腳膝筋急痛:煮木瓜令爛,研作漿粥樣,用裹痛處,冷即易,一宿三、五度,熱裹便差。煮木瓜時,入一半酒同煮之。(《食療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①《食療本草》:不可多食,損齒及骨。

        ②《醫學入門》:忌鉛、鐵。

        ③《本草經疏》:下部腰膝無力,由于精血虛,真陰不足者不宜用。傷食脾胃未虛,積滯多者,不宜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曲松县| 武鸣县| 疏勒县| 栖霞市| 曲沃县| 巩义市| 泗洪县| 彭泽县| 介休市| 凉城县| 巧家县| 大丰市| 微博| 岳阳县| 定州市| 石阡县| 丹阳市| 南充市| 南京市| 砚山县| 乌什县| 沧源| 繁昌县| 南阳市| 宜州市| 南江县| 西安市| 甘孜县| 丹棱县| 双牌县| 团风县| 喀喇沁旗| 繁峙县| 宁武县| 定边县| 湖南省| 邵武市| 台江县| 泗阳县|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