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的介紹

          發布時間:2015-05-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來源: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芩Scatellaria baicalensis Ceorgi的根。

        產地: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云南、貴州等省。

        采收選生:長3-4年的黃芩,在清明節前采挖,除去莖苗須根,洗凈泥土,曬至半干時放竹籠內擅去外皮,再曬干。

        藥材形性:呈圓錐形,扭曲不直,長8-25cm,直徑1-3cm,表面棕黃色或深黃色,中心多枯朽(枯芩)或因中空而呈劈破狀(黃芩瓣),上部有明顯網紋,下部有細紋,表面有稀疏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色,中間紅棕色,外層有層狀園環,遇水受潮變為黃綠色。老根中間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狀或已成空洞,氣微,味苦。以條長,質堅實,色黃者佳。

        炮制:1.泡法 原藥揀凈雜質,放缸內,用開水浸泡半小時,撈出攤晾至七、八成干時,切0.2-0.25cm中片曬干,篩去灰屑。2.蒸法:黃芩揀凈雜質,淘洗凈泥,置蒸籠內蒸1小時,取出攤晾切頂頭中片曬干,篩去灰屑,以此法質量最好。開水浸泡及蒸法可破壞黃芩中的酶,使活性消失,有利于有效成分黃芩甙的保存。同時可減其苦寒之性。

        酒炒黃芩 取黃芩片,灑淋黃酒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略見焦斑時,取出攤晾,酒炒助藥力上行,使清除上焦濕熱之力增強,并清上焦之肺熱。

        炒黃芩 取黃芩片于鍋中,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為度,可減其寒性,以免苦寒伐胃。

        黃芩炭 取黃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邊緣帶黑色存性為度,炒炭后既可清熱,又可止血。

        成分:含黃芩甙、漢黃芩甙、漢黃芩素等。

        性味、歸經:苦寒,入肺、膽、胃、大腸經。

        功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安胎。用于肺熱咳喘,熱病煩躁,目赤腫痛,濕熱瀉痢,黃疸,熱淋,吐衄,胎動不安,瘡癌腫毒。

        處方名:黃芩 淡芩 枯芩 條芩 子芩 炒黃芩 炒淡芩

        用法、用量: 煎服6-10克。

        保貯:放缸甏內或木箱內,置干燥處防霉。

        注意:黃芩切片后不宜曝曬,否則易變色。

        按:黃芩習慣將中心空而發黑,外表呈黃棕色,頗似腐木的老根稱枯芩、黃芩、片芩,其功善清肺火、瀉肌表熱;將中實色青、外呈黃色的細條嫩根稱子黃芩或子芩,亦稱條芩、嫩芩;經開水浸泡炮制加工者稱淡黃芩、淡芩。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景泰县| 明溪县| 清丰县| 枣强县| 泌阳县| 台州市| 嫩江县| 界首市| 凭祥市| 红桥区| 万安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平顶山市| 东莞市| 菏泽市| 莱阳市| 盘山县| 板桥市| 同仁县| 德庆县| 仁化县| 建阳市| 乌拉特前旗| 苏州市| 本溪| 汤阴县| 广平县| 蒲江县| 临潭县| 郎溪县| 阆中市| 高平市| 铜鼓县| 香格里拉县| 丰城市| 五指山市| 思茅市| 南充市| 潞西市| 青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