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的簡介、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

          發(fā)布時間:2015-06-08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中藥為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特有藥物,那么你知道中藥太子參嗎?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太子參的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有哪些?下面就跟隨康網(wǎng)小編來了解一下中藥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用法用量和禁忌注意吧。

        太子參的簡介

        【中文學(xué)名】:太子參

        【別稱】:異葉假繁縷、孩兒參

        【分布區(qū)域】: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等省。目前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溫。

        1、《本草再新》:“味甘,性溫,無毒。”

        2、《飲片新參》:“甘潤,微苦平。”

        3、《中藥志》:“甘苦,微寒。”入肺、脾經(jīng)《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經(jīng)。”

        【功效分類】:補虛藥,補氣藥。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

        1、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

        2、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太子參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30克。

        太子參的禁忌注意

        表實邪盛者不宜用。

        太子參的選方

        1、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參治病后虛熱。

        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太子參12克,白術(shù)、茯苓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較好療效。

        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參24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5、太子參治糖尿病

        6、太子參治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癥)、失眠:太子參15克,當(dāng)歸、酸棗仁、遠(yuǎn)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太子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太子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太子參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太子參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

        擴(kuò)展閱讀:太子參的生理特征

        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怕高溫,30℃以上生長發(fā)育停止。怕強光暴曬,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較耐寒。在-17℃能安全越冬。低溫條件下也能發(fā)芽、生根。在陰濕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豐富腐殖質(zhì)土壤,砂質(zhì)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zhì)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zhì)少。瘠薄的土壤生長不好。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jìn)體...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陵县| 梓潼县| 日喀则市| 安顺市| 长寿区| 封丘县| 微山县| 双辽市| 鄢陵县| 将乐县| 天峨县| 安新县| 广汉市| 柞水县| 磴口县| 鹿泉市| 正蓝旗| 崇礼县| 厦门市| 浦江县| 南康市| 法库县| 贵溪市| 阳泉市| 涿州市| 南和县| 日喀则市| 景洪市| 临泉县| 轮台县| 南乐县| 阳高县| 措勤县| 葫芦岛市| 瑞丽市| 卢龙县| 台前县| 娄底市| 乌鲁木齐市| 津南区| 偏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