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翁的簡介

          發(fā)布時間:2015-07-03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查看

        【藥材名稱】白頭翁

        【拼音】Bái Tóu Wēnɡ

        【英文名】RADIX PULSATILLAE

        【別名】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

        【來源】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狀】本品呈類圓柱形或圓錐形,稍扭曲,長6~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規(guī)則縱皺紋或縱溝,皮部易脫落,露出黃色的木部,有的有網(wǎng)狀裂紋或裂隙,近根頭處常有朽狀凹洞。根頭部稍膨大,有白色絨毛,有的可見鞘狀葉柄殘基。質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淡黃色。氣微,味微苦澀。

        【鑒別】(1) 本品粉末灰棕色。韌皮纖維梭形或紡錘形,長 100~390μm,直徑16~42μm,壁木化。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3~33μm,基部稍膨大,壁大多木化,有的可見螺狀或雙螺狀紋理。具緣紋孔、網(wǎng)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0~72μm。

        (2) 取本品粉末4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 6ml,放冷,加丙酮適量,則生成沉淀,濾過,速取沉淀少量(約5mg),置試管中,加醋酐1ml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 1ml,兩液接界處顯紅色或紅紫色環(huán)。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歸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于熱毒血痢,陰癢帶下,阿米巴痢。

        【用法用量】9~15g。

        【備注】(1)白頭翁為治阿米巴痢疾的要藥,單用較大劑量,即有效果。常用成方白頭翁湯,即以本品為主藥,配合黃連、黃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菌痢。

        (2)毛艮科白頭翁的莖葉與根作用不同,具有強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

        【摘錄】《中國藥典》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節(jié)體溫、促進體...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双桥区| 海兴县| 浦城县| 青河县| 佛学| 兴安县| 康平县| 嘉峪关市| 福鼎市| 西林县| 称多县| 井冈山市| 全州县| 浏阳市| 沛县| 怀仁县| 绩溪县| 绍兴市| 信丰县| 水城县| 五寨县| 铜山县| 牡丹江市| 六枝特区| 新邵县| 水城县| 竹山县| 乐亭县| 美姑县| 乌拉特前旗| 邹平县| 泽州县| 黄冈市| 扎囊县| 江源县| 诸暨市| 德化县| 平顶山市| 遂宁市|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