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的簡介

          發布時間:2015-07-0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別名】:檳榔皮、檳榔殼大腹毛、茯毛、檳榔衣、大腹絨

        【藥材類別】:果實/種子類

        【性味】:味辛;性微溫。

        ①《開寶本草》:微溫,無毒。

        ②《綱目》:辛,微溫,無毒。

        【歸經】:入脾、胃、大小腸經。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脾二經。

        ②《藥品化義》:入脾、肺、胃、大小腸五經。

        【入藥部分】: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果皮。

        【產地和分布】: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有栽培。主產于廣東、海南、云南、臺灣、廣西、福建。

        【形態特征】:檳榔,喬木,高10-18m;不分枝,葉脫落后形成明顯的環紋。羽狀復葉,叢生于莖頂端,長1.3-2m,光滑,葉軸三棱形;小葉片披針狀線或線形,長30-70cm,寬2.5-6cm,基部較狹,頂端小葉愈合,有不規則分裂。花序著生于最下一葉的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同株;雄花小,多數,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萼片3,厚而細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mm,雄蕊6,花絲短小,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梗,著生于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萼片3,長圓狀卵形,長12-15mm。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時紅色。每年開花2次,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6月。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氣虛體弱者慎服。

        【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下氣寬中;行水消腫。主胸腹脹悶;水腫;腳氣;小便不利。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①《日華子本草》:下一切氣,止霍亂,通大小腸,健脾開胃,調中。

        ②《開寶本草》:主冷熱氣攻心腹,大腸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鹽同煎,入疏氣藥良。

        ③《綱目》:降逆氣,消肌膚中水氣浮腫,腳氣壅逆,瘴瘧痞滿,胎氣惡阻脹悶。

        ④《本草再新》:瀉肺,和胃氣,利濕追風,寬腸消腫,理腰腳氣,治瘧疾瀉痢。

        【附方】:

        ①治腳氣,腫滿腹脹,大小便秘澀:大腹皮一兩(銼),檳榔一兩,木香半兩,木通二兩(銼),郁李仁一兩(湯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二兩(銼),牽牛子二兩(微炒)。上藥搗篩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蔥白二七寸,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以利為度。(《圣惠方》)

        ②治男子婦人脾氣停滯,風濕客搏,脾經受濕,氣不流行,致頭面虛浮,四肢腫滿,心腹膨脹,上氣喘急,腹脅如鼓,繞臍脹悶,有妨飲食,上攻下疰,來去不定,舉動喘乏:五茄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茯苓皮各等分。上為粗末。每眼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熱服之,不拘時候。切忌生冷油膩堅硬等物。(《局方》五皮散)

        ③治漏瘡惡穢:大腹皮煎湯洗之。(《仁齋直指方》)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肇州县| 鄯善县| 新宾| 松潘县| 怀柔区| 加查县| 林甸县| 广昌县| 当阳市| 南昌市| 宁远县| 武义县| 桃江县| 达孜县| 定边县| 米脂县| 甘谷县| 长春市| 泗阳县| 九龙城区| 简阳市| 潢川县| 温泉县| 镇平县| 阿勒泰市| 彭泽县| 广安市| 应用必备| 周至县| 阿拉善盟| 舞钢市| 台北县| 河间市| 桂林市| 凤冈县| 肇庆市| 陆良县| 德钦县| 辉县市| 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