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醬草的介紹

          發布時間:2015-09-0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藥材名稱】敗醬草

        【拼音】Bài Jiànɡ Cǎo

        【別名】黃花敗醬、龍芽敗醬、黃花龍牙

        【來源】本品為敗醬草科植物黃花龍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k.,白花敗醬(苦齋)P. villosa (Thunb.) Juss.,以根狀莖和根、全草入藥。根春秋季節采挖,去掉莖葉洗凈,曬干。全草夏秋采割,洗凈曬干。

        【炮制】洗凈,曬干,切碎用。

        【性味】辛、苦,涼。

        【歸經】入胃、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癰排膿,活血行瘀。用于腸癰、肺癰及瘡癰腫毒,實熱瘀滯所致的胸腹疼痛,產后瘀滯腹痛等癥。

        【用法用量】0.5~1兩,鮮全草2~4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臨床上常與紅藤、苡仁、桃仁、丹皮、大黃等配伍,用治腸癰(急性闌尾炎);與魚腥草、桔梗、苡仁、冬瓜子、蘆根等配伍,用治肺癰(肺膿瘍);與銀花、連翹等配伍,用治瘡癰腫毒,同時用本品鮮草搗爛外敷。配紅花、山楂等藥,治產后瘀血,腹中刺痛等癥。配蒲公英、金銀花,用治急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痛;配茵陳、梔子等治急性黃疸性肝炎。

        (2)本品藥材來源較復雜,屬于敗醬科的敗醬草,僅在民間應用,不見市售。據《中藥志》說:「今市售敗醬草主要有兩種:北方習慣使用菊科植物苣蒔菜的帶根全草;南方習慣使用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帶草全果。」又說:「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苣蒔菜,在《植物名實圖考》中即稱作苣蒔菜,并非作為敗醬草的別名,但未述及其效用;南方多數地區作敗醬草用的菥蓂,亦為另一種藥物,《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治明目、目痛、淚出等病;敗醬草主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等病,二者效用不同。」這說明現在市上出售的敗醬草恐非古代所用的敗醬草,原植物即為菥蓂,一般用量為三錢至一兩,煎服。菥蓂一藥在臨床上應用時常與清熱解毒藥與活血祛瘀藥配伍同用,不作單味藥使用,故菥蓂是否具消癰排膿的功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原平市| 清流县| 乌恰县| 大城县| 郧西县| 涟水县| 新沂市| 衡东县| 东平县| 屯昌县| 固始县| 治县。| 平和县| 静海县| 屏东市| 固原市| 万全县| 麦盖提县| 米脂县| 宜章县| 罗源县| 公主岭市| 齐齐哈尔市| 洛宁县| 塘沽区| 寻乌县| 宝坻区| 崇仁县| 岳池县| 新营市| 永新县| 青川县| 千阳县| 河西区| 永城市| 古丈县| 始兴县| 昌邑市| 和平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