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的辨別方法

          發布時間:2015-10-0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丹參又名赤參,紫丹參,紅根等。為雙子葉植物唇形科,干燥根及根莖。主產于安徽、河南、陜西等地。功效: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清心除煩,養血安神。丹參的辨別方法如下。

        1.植物學特性鑒別

        丹參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根磚紅色,莖高40~80 cm,多分枝,被長柔毛。葉常為奇數羽狀復葉。葉柄長1~7 cm,小葉3~7cm,頂端小葉較大。小葉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5~8 cm,寬0.8~5 cm,先端鈍,邊緣具圓鋸齒,兩面被柔毛,下面較密,花序頂生或腋生輪傘花序有花6至多花,組成假總狀花序,密被腺毛及長柔毛;小苞片披針形;花萼鐘狀,長1~1.3 cm,先端二唇形,萼筒喉部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藍紫色,二唇形,長2~2.7 cm,花冠筒外伸,彎曲,上長達2 cm,筒內有毛環;雄蕊2,藥隔長,花絲短,上臂藥室發育,2下臂的藥室不育且聯合;小堅果4,橢圓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根據丹參的植物學特征可以將丹參與混用的藥材進行區分。


        2. 丹參藥材根部性狀鑒別

        丹參根的特征為:丹參多為帶根莖的根,根莖粗短,有莖基殘余,下著生多數細長的根。根呈圓柱形,稍彎曲,表面呈磚紅色,粗糙,具多數縱溝或皺紋,有須根痕,外部栓皮常鱗片狀剝落,皮層有時開裂,長8~22 cm,直徑5~12 mm,質堅脆,易折斷,斷面不平,疏松有裂隙,皮部棕渴色或磚紅色,韌皮部狹。形成層明顯,淡棕色,木質部導管束灰黃色或黃白色,放射狀排列。氣微,味微苦、澀,以條粗壯、色紫紅者為佳。


        3.水試鑒別法

        用水浸泡丹參根的方法對丹參進行鑒別,正品丹參根浸泡后的溶液無色,藥材稍膨脹,顏色稍微變淺。偽品丹參溶液顯紅色藥材變為淡紅色。根據水浸后續斷會被染成紅色,粉末中有草酸鈣簇晶;丹參水浸不染成紅色,粉末中無草酸鈣簇晶,但有石細胞及紅棕色物為丹參。從而將兩者進行區分。


        4.區分不同

        丹參-植物原生態不少傳統藥物名字很接近,例如以“參”為名的藥物便不勝枚舉。要吃“參”治病或補身,以為所有的參都是大同小異,是危險及錯誤的。例如:丹參、人參及黨參便是迥然不同的藥物,所含成分不同,藥理不一樣,療效更是有別。


        人參屬五加科(acanthopanax)植物,種類多達2000種,有Panax ginseng(東方人參oriental ginseng)、Panax quinquefolin(美國人參American ginseng)、 Eleutherococcus enticosus(西伯利亞人參或刺五加Siberian ginseng)、高麗參、吉林參等等,成分含多種人參皂甙(ginsenosides)。人參在不同文獻中有不同的名稱,如人銜、黃參、地精、孩兒參、野山參、移山參等。有必要根據拉丁文學名或科學名詞證實藥物正確。丹參來自Salvia miltiorrhiza的根莖,是鼠尾草屬植物,Salvia種類繁多,成分也不一樣。至于黨參(codonopsis pilosula),屬桔梗科(platycodon)植物,含黃芩素葡萄糖甙(scutellarein glucoside)、生物堿等成分。一般人熟悉的田七(anthriscus sylvestris)也叫峨參,含峨參內酯(anthrioin)和異峨參內酯(isoanthrioin)等成分。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林| 句容市| 汶川县| 嫩江县| 长治市| 扎囊县| 桦南县| 建瓯市| 合山市| 观塘区| 肥乡县| 紫金县| 盐源县| 天祝| 西乌| 富川| 德庆县| 剑河县| 济南市| 临潭县| 攀枝花市| 郁南县| 麻城市| 九江县| 舟曲县| 宜春市| 冀州市| 桂阳县| 南阳市| 呼伦贝尔市| 南通市| 德阳市| 和顺县| 沅陵县| 油尖旺区| 台南市| 建德市| 海宁市| 贵定县| 镇坪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