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大戟和合宜忌

          發布時間:2015-11-13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日華子本草》:“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藥性論》:“反蕪花,海藻。毒,用菖蒲解之。”

        《本草綱目》:“得棗則不損脾。”

        《本草經集注》:“反甘草。”

        患虛寒陰水及孕婦忌服。體弱者慎用。

        配伍應用

        配木香,木香辛溫、溫能行氣。大戟得木香使氣行而水行,木香性溫可防大戟苦寒傷胃。二藥合用、相輔相制。

        配甘遂、白芥子,白芥子專散皮里膜外痰氣,三藥相伍,則長于祛痰逐飲。如《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控涎丹主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

        配大棗,大棗甘緩補中,補脾養心,緩和藥性。二藥伍用,以大棗之甘緩,挽大戟峻下之熱、使之逐水而不傷正。如《本草綱目》曰:“大戟得棗貝4不損脾。”《丹溪心法》:又曰:“大戟為末、棗肉十丸,泄小水、劫快實者。”

        配干姜,干姜辛溫能走能守,溫中回陽,溫肺化飲,偏治里寒。二藥配伍,相輔相制,辛開苦降,直通肺氣,用于水飲伏肺。如《得配本草》曰:“配干姜為散,治水腫喘急,煮大棗治水腫。

        配雄黃,雄黃苦溫,苦燥殺蟲,溫可祛寒解毒,又可泄瘀閉,散寒凝,二藥伍用,相輔相成,具有除辟穢,解毒消腫之功。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武川县| 托克逊县| 常宁市| 北流市| 靖安县| 赞皇县| 威远县| 利辛县| 惠东县| 通河县| 嘉鱼县| 乐都县| 伊春市| 德兴市| 宁乡县| 永兴县| 渝中区| 龙井市| 合肥市| 周宁县| 孝感市| 屯昌县| 漳浦县| 曲阳县| 静安区| 乌鲁木齐县| 利津县| 车致| 安岳县| 高青县| 两当县| 文登市| 常熟市| 渭源县| 启东市| 海林市| 内乡县| 甘谷县| 高阳县| 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