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羊花的鑒別方法

          發布時間:2015-12-24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鑒定中藥材名】鬧羊花

        【藥材來源鑒定】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羊躑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的干燥花。鬧,有狂亂之義。羊吃此植物的葉后,即狂亂躑躅而死,故名鬧羊花,又名羊躑躅。

        【藥材歷史考證】本品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云:“生太行山川谷及淮南山。三月采花,陰干。”《本草經集注》曰:“羊誤食其葉,躑躅而死,故以為名。”《蜀本草》引《新修本草圖經》云:“樹生,高二尺,葉似桃葉,花黃似瓜花。三四月采花,日干。”

        【植物形態鑒定】落葉灌木,高1~2m。莖有分枝,老枝無毛,幼枝有短柔毛。葉互生;葉片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 4~15cm,寬2.5~6cm,先端鈍或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緣,邊緣有睫毛,兩面被柔毛;葉柄短,被毛。傘形總狀花序頂生,有花數朵至10余朵,先花 后葉或與葉同時開放,花大,直徑5~6cm,花萼小,5裂,宿存;花冠寬鐘狀,金黃色,先端5裂,上面1片較大,有淡綠色斑點,外被短柔毛;雄蕊5,花絲 稍伸出于花冠外,中部以下有長柔毛,花藥孔裂;雌蕊1,子房上位,5室,被毛,花柱細長。蒴果長橢圓形,被毛,有宿存萼,每室有多數種子;種子細小,淡棕 色,扁卵形,邊緣有薄膜翅。花期4~5月,果期6~7月。

        【藥材性狀鑒定】本品數朵花簇生于一總柄上,多脫落為單朵,灰黃色至黃褐色,皺縮。花萼5裂,裂片半圓形或三角 形,邊緣有較長的細毛;花冠鐘狀,筒部較長,約至25mm,頂端卷折,5裂,花瓣寬卵形,先端鈍或微凹;雄蕊5,花絲卷曲,等長或略長于花冠,中部以下有 茸毛,花藥紅棕色,頂孔裂;雌蕊1,柱頭頭狀;花梗長10~28mm,棕褐色,有短茸毛。氣微,味微麻。

        【藥材顯微鑒定】粉末黃棕色。花粉粒四面體形,直徑58~97μm,具三個萌發孔。花萼非腺毛由多細胞組成,交 叉排成數列,直徑29~68μm。花冠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0~20μm,長可達400μm以上,壁薄,有的可見壁疣。花粉囊表皮細胞類多角形或類圓形, 直徑13~31μm,排列整齊而緊密,壁稍增厚,有的紋孔明顯,細胞內含有黃棕色物質。花冠表皮細胞長方形、類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26~78μm,壁薄,呈波狀彎曲。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丘陵地帶的山坡、林緣及灌叢中。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云南、貴州、四川等省區。也有栽培。

        【采集加工】4~5月花初開時擇晴天采收,陰干或曬干。

        【飲片炮制】揀去雜質,篩去灰屑。

        【性能功用】辛,溫;有大毒。歸肝經。祛風除濕,散瘀定痛。用于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皮膚頑癬。內服:0.6~1.5g,浸酒或入丸、散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爛敷患處。不宜多服、久服。體虛者及孕婦禁用。

        【附注】置于燥處貯藏,防潮。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应用必备| 馆陶县| 达拉特旗| 将乐县| 沛县| 青河县| 太康县| 镇巴县| 广德县| 镶黄旗| 临武县| 新密市| 华阴市| 栾城县| 南宁市| 赫章县| 宜川县| 砚山县| 白玉县| 陆河县| 桃江县| 蛟河市| 肥乡县| 惠来县| 天台县| 新乡县| 大同县| 盐池县| 德庆县| 宁德市| 榆社县| 武隆县| 吉林省| 齐河县| 固阳县| 宁明县| 札达县| 莒南县| 清远市| 远安县| 封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