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中水蛭 虻蟲如何選擇

          發布時間:2015-12-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水蛭、虻蟲均系蟲類藥物,具有一定毒性,人肝經,有破血、逐瘀等作用,均可用于瘀血凝積的徵瘕痞塊,血瘀閉經、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青紫作痛等癥。因二者活血作用峻猛,又長于消徵逐瘀,所以叫做破血藥。

        水蛭為水蛭科動物螞蟥、水蛭及柳葉螞蟥的干燥體,俗稱螞蟥、馬鱉。水蛭昧咸苦,入肝經。味咸能走血分,苦能降泄,咸苦并行,因而有破瘀消徵的作用。但水蛭的破血作用較虻蟲和緩而持久,古代醫家認為本品“遲緩”而“善入”,“遲緩則生血不傷,善入則堅積易破”。這是破血藥水蛭的特點。臨床應用水蛭較廣,為婦科逐瘀通經,內科破血消徵,外科活血消腫的要藥。對于瘀血經閉,產后瘀阻腹痛和腹內瘀血腫塊,可用水蛭破血通經,常配桃仁、紅花、大黃等藥;若因血瘀日久,而致干血成癆,內有干血,形體消瘦、腹滿、青筋暴露、肌膚甲錯、毛發枯黃脫落,舌紫有瘀斑者常配大黃、虻蟲、桃仁等同用,治瘀血積滿,腹內徵瘕或痞塊,固定不移,拒按刺痛等癥,或瘧疾肝脾腫大,常與三棱、莪術、丹參等同用。治療瘀血積滯、跌打損傷,水蛭能散瘀消腫,可與血竭,大黃等同用。水蛭破血力猛峻,孕婦及無嚴重瘀血者,均忌用。

        現代臨床常單用或配入復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高血脂、高血壓、肝硬化、腎病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尤其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有特效。

        研究表明,水蛭主含蛋白質,唾液中含有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及組織胺樣物質。其水煎劑有較強抗凝血作用,能顯著延長纖維蛋白的凝聚時間;對血小板聚集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抑制大鼠體內血栓形成,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此外,水蛭水煎劑對腎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能降低血清尿素氮、肌酐水平,對升高的血清腫瘤壞死因子有明顯的降低作用。

        虻蟲為虻科昆蟲復帶虻的雌蟲體,又名牛虻。虻蟲苦寒降泄,能通經絡,利血脈,破血逐瘀,消徵瘕,與水蛭作用近似,但作用較猛烈。本品與水蛭配合用以治療蓄血發狂,干血成癆,經閉徵瘕,跌撲瘀血等癥。《本經》曰其“逐瘀血,破下血積、堅痞、癥瘕、寒熱,通利血脈及九竅”,《本草經疏》云其“虻蟲,其用大略與 蟲相似,而此則苦勝,苦能泄結,性善嚙牛、馬諸蓄血,味應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積聚癥瘕一切血結為病”。可見虻蟲意在直入經絡,破血逐瘀。

        現代臨床常用治冠心病、心絞痛等。研究表明,虻蟲水提物在體外有較弱的抗凝血酶作用,體外和體內均有活化纖溶系統的作用,能顯著延長出血時間,減少血漿纖維蛋白原含量,明顯抑制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黏度比和血漿黏度比,降低紅細胞壓積,改善血液流變學。

        故此,水蛭與虻蟲雖都有破血逐瘀作用,但水蛭藥力較緩而作用持久,偏入肝經,膀胱經,逐瘀效果較好。虻蟲破血力較水蛭更猛峻,遍行經絡,通利血脈,服后即可致瀉,(藥力過后即止),逐瘀效果不如水蛭較穩。二藥常配合使用,可使相得益彰。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图县| 巴林左旗| 松阳县| 富川| 九寨沟县| 永福县| 红桥区| 海口市| 上高县| 湘潭县| 息烽县| 甘洛县| 伊宁市| 黑龙江省| 广饶县| 丹棱县| 石棉县| 大埔县| 毕节市| 周宁县| 上蔡县| 崇阳县| 西峡县| 岳普湖县| 大名县| 巴中市| 敖汉旗| 文安县| 榆林市| 武威市| 龙川县| 玉屏| 合川市| 邛崃市| 新民市| 余庆县| 图木舒克市| 丰城市| 福泉市| 西吉县| 林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