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白蔻仁

          發布時間:2016-08-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白豆蔻為姜科植物。主產于越南、泰國等地,廣東、廣西、云南等地亦有栽培。原植物生于氣候溫暖潮濕,富含腐殖質的林下,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功效化濕,行氣,溫中,止嘔,臨床用名白豆蔻。

        什么是白蔻仁

        1、別名:多骨(《本草拾遺》),殼蔻(《本經逢原》),白蔻(《本草經解》)。

        2、來源: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實。10—12月果實呈黃綠色尚未開裂時采收,除去殘留的果柄,曬干。

        3、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粗大有節,近木質。莖直立,圓柱狀,高2—3米。葉2列,無葉柄,葉片線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達23厘米,寬7.5厘米,罕達10厘米,先端狹漸尖,基部狹,邊緣近波狀,兩面光滑,葉舌長達7毫米,先端2裂,被長硬毛。穗狀花序生于根莖上,花莖連花梗長達8厘米;有卵圓形的鱗片,鱗片先端急尖,基部被短密絹毛;苞片卵圓形,先端急尖,被纖毛,灰色,長達3厘米。

        小苞片管狀,3齒裂,稍被絹毛,長15毫米;花萼管狀,3裂,被長柔毛,裂片刷狀;花冠透明黃色,管部狹,長2厘米,喉部被小柔毛。裂片鈍,長約1厘米,唇瓣倒卵形,長1.6厘米,先端微呈3裂狀,中間厚,被微柔毛,黃色或帶赤色條紋;側生退化雄蕊鉆狀,長3毫米。

        花絲寬而有溝,長5毫米,花藥長3毫米,藥隔附屬物3裂,3裂片等長,長方形反折;蜜腺2枚,半圓柱狀,長2毫米;子房下位,被絹毛,3室,胚珠多數。蒴果扁球形,直徑約1.5厘米,灰白色,3爿裂。

        4、生境分布:栽培于熱帶地區。分布泰國、越南、柬埔寨、老撾、斯里蘭卡、危地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我國廣東、廣西、云南亦有栽培。

        5、性狀:干燥果實,商品即稱"豆蔻"。略呈圓球形,具不顯著的鈍三棱,直徑約1.2—1.7厘米。外皮黃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縱紋25—32條,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兩端的棱溝中常有黃色毛茸。果皮輕脆,易縱向裂開,內含種子20—30粒,集結成團,習稱"蔻球"。蔻球分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種子7—10粒,習稱"白蔻仁"或"蔻米"。為不規則的多面體,直徑3—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細的波紋,一端有圓形小凹點。質堅硬,斷面白色,有油性。氣芳香,味辛涼。以個人飽滿,果皮薄而完整、氣味濃厚者為佳。主產越南、泰國等地。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祁门县| 阿拉善右旗| 山阴县| 陇川县| 云和县| 泾川县| 四子王旗| 昆明市| 静海县| 萍乡市| 武城县| 志丹县| 鲁甸县| 墨江| 洛扎县| 冀州市| 民乐县| 抚宁县| 宜川县| 龙川县| 阳信县| 河西区| 赤水市| 鸡东县| 尼勒克县| 永福县| 湟源县| 新乡县| 噶尔县| 五大连池市| 东丽区| 四会市| 昆明市| 滦南县| 松江区| 垦利县| 开封市| 双牌县| 什邡市| 娄底市| 漯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