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的別名以及功效知道嗎

          發布時間:2017-01-18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乳名一樣,具有數千年歷史的中藥也有各自的別稱、別名,由于地區差異,或者種類不同,中藥的別名也是千奇百怪的!白蘞是一種葡萄科植物,分布于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陜西、寧夏、四川等地,其塊根入藥,就是中藥里稱的白蘞了!它屬于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那么,大家了解白蘞么?白蘞的別名以及功效知道嗎?

        白蘞的別名

        白蘞,中藥名,為葡萄科植物白蘞的干燥塊根。分布于華北、東北、華東、中南及陜西、寧夏、四川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細根,切成縱瓣或斜片,曬干而得。植物白蘞是落葉攀援木質藤本,長約1m?;ㄆ?-6月,果期9-10月。白蘞縱瓣呈長圓形或近紡錘形,長4~250px,直徑1~50px。切面周邊常向內卷曲,中部有1突起的棱線。外皮紅棕色或紅褐色,有縱皺紋、細橫紋及橫長皮孔,易層層脫落,脫落處呈淡紅棕色。

        白蘞的別名都有什么呢?白蘞又名山地瓜、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還有一些地區稱作昆侖、貓兒卵。因地區不同,對于形狀的表述不同而異。那么白蘞又有什么功效呢?白蘞苦,微寒,歸心、胃經。可以清熱解毒,消癰散結,斂瘡生肌。用于癰疽發背,疔瘡,瘰疬,燒燙傷。

        白蘞不宜與川烏、制川烏、草烏、制草烏、附子同用。脾胃虛寒及無實火者,癰疽已潰者均不宜服。陰疽色淡不起,胃氣弱者,也不宜服用。用法用量為,5~1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成極細?!侗静菅芰x》有載:“白蘞、白芨古今服餌方少有用者,多見于斂方中,二物多相需而行。”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什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万全县| 蓬莱市| 江山市| 新竹县| 连云港市| 台北县| 宁夏| 双牌县| 托里县| 喀喇沁旗| 梅河口市| 葫芦岛市| 逊克县| 海淀区| 平昌县| 南川市| 怀远县| 阿合奇县| 定安县| 南昌县| 基隆市| 新郑市| 西宁市| 兰考县| 吴旗县| 靖安县| 通江县| 甘南县| 电白县| 楚雄市| 东乡| 逊克县| 临朐县| 福建省| 清流县| 集贤县| 长子县| 彭泽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