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和茵陳的區別

          發布時間:2017-01-18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茵陳蒿和茵陳雖為同一植物,但兩者在入藥上大不相同,它們藥效不同,因此將它們區別開來;茵陳蒿又名:絨蒿,為菊科,茵陳蒿在《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茵陳蒿的嫩枝;茵陳為,有相應的藥用,茵陳蒿經冬不死,春則因陳根而生,故名因陳或茵陳。至夏其苗則變為蒿,故亦稱茵陳蒿。

        茵陳蒿和茵陳

        茵陳蒿在早春采收幼苗,除去老莖及雜質曬干。幼苗多卷曲成團狀,灰綠色,全體密被白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1.5~3mm;葉柔軟皺縮,展平后葉片呈1~3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小裂片線形、卵形或倒披針形,全緣。有特異的香氣,味微苦。主產于江西、江蘇、安徽、湖北、浙江、陜西、河北、山東等省。茵陳在《本草拾遺》記載:“雖蒿類,苗強,經冬不死,更因舊功而生,故因陳,后加蒿字也。”嫩苗可作菜蔬,洪舜俞《老圃賦》云:“酣槽紫姜之掌,沐醯茵陳之絲?!崩顣r珍云:“今淮揚人二月二日猶采野茵陳苗和粉作茵陳餅食之”。中國民間現尚有以米粉作茵陳糕、團的習慣。茵陳作菜,要采嫩苗,老的藥用是茵陳蒿。故有“二月茵陳,五月蒿”的說法。

        茵陳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莖直立,高0.5~1m,基部木質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枝;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后近無毛。葉1~3回羽頭深裂,下部裂片較寬短,常被短絹毛;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寬約1mm;上部葉羽頭分裂,3裂或不裂,近無毛。頭狀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復總狀;總苞片3~4層,無毛,外層卵形,內層橢圓形,中央綠色,邊緣膜質;花黃色,管狀,外層花3~5,雌性,能育,內層花兩性5~7,不育。瘦果長圓形,長約0.8mm,無毛?;ㄆ?~10月,果期10~12月。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浙江省| 尖扎县| 华宁县| 金沙县| 丽水市| 嵊州市| 马山县| 万年县| 逊克县| 仲巴县| 龙胜| 河北区| 迁西县| 海兴县| 南丹县| 鲁甸县| 贺兰县| 昆山市| 卢湾区| 茂名市| 石棉县| 互助| 县级市| 淮阳县| 昌平区| 红原县| 郸城县| 嘉善县| 米脂县| 宜春市| 柞水县| 文安县| 平远县| 安平县| 文昌市| 黄陵县| 威海市| 镇远县| 瑞丽市| 闻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