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大風子丸及其功效

          發布時間:2017-02-0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現在的很多中藥都是古時候流傳到現在,依舊有著重要的作用,有著不可否認的療效,現在中醫和西醫是人們共同的選擇,比如:大風子丸,大風子丸主要用來治療癘風大風子丸,作為傳統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大風子丸的神奇功效,下面將更加詳述大風子丸。

        大風子丸

        處方:大風子1兩7錢。

        大風子:來源:為大風子科植物海南大風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 的種子。植物形態喬木。葉互生,葉片薄革質,長橢圓形,具側脈7~8對,細脈網狀,兩面均凸出。花單性異株;總狀花序腋生;雄花密集,萼片4,花瓣4,腎狀卵形,邊緣具睫毛;雄蕊多數,花絲粗厚;雌花較雄花稍大,退化雄蕊多數,子房卵圓形,密生黃色茸毛,1室,有5側膜胎座,幾無花柱,柱頭3。

        漿果球形,密被褐色毛,1室,有5側膜胎座,幾無花柱,柱頭3。漿果球形,密被褐色柔毛。種子30~40,略呈三角形。花期4~9月,果期5~10月。生于山地疏林的半蔭處及山地石灰巖林中。產于海南及西。采制夏季采取成熟果實,取出種子曬干,去油。性狀種子略呈四面體,一面隆起,三面稍平坦,長1~2cm,寬0.5~1cm。表面灰黃白色至灰棕色,有多數隆起的縱脈紋,種臍位于種子的一端。

        種皮硬而脆,易碎。種仁不規則長卵形,外被暗紫褐色薄膜,具微細皺紋;胚乳黑棕色,子葉心臟形稍尖,色較淺。化學成分種仁含油,主要成大風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性味:性熱,味辛。功能主治:祛風,攻毒,殺蟲。用于麻風、疥癬。

        泰國大風子的除殼種仁含油45.36%,油中主要成分有大風子油酸(Chaulmoogric acid),次大風子油酸(Hydnocarpic acid),去氫大風子油酸的甘油酯,大風子烯酸(Gorlic acid)及少量油酸甘油酯及軟脂酸甘油酯。海南大風子的除殼種仁含油44.96%,油的理化性質與泰國大風子相接近。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平县| 遵义市| 五莲县| 绿春县| 石阡县| 陇川县| 淳安县| 永安市| 汉沽区| 阿拉善左旗| 衡阳县| 永吉县| 浏阳市| 合阳县| 鸡泽县| 广丰县| 漯河市| 浮梁县| 郸城县| 栖霞市| 汽车| 伊金霍洛旗| 周宁县| 湾仔区| 临桂县| 芦山县| 筠连县| 安阳市| 奉化市| 田东县| 平乡县| 明溪县| 绵竹市| 汝南县| 马山县| 镇坪县| 哈密市| 龙州县| 东至县| 县级市| 肃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