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小麥與小麥的區別是什么

          發布時間:2017-02-0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秋收幾家歡喜幾家憂,但是大多數家庭秋收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情,農村秋收主要有小麥和玉米還有其他,小麥藥食兩用,其性味甘平,能養心除煩,中醫用于臟躁病的悲傷、喜哭、憂郁等(現代認為是郁病的一種表現),如古醫籍《金匱要略》所載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下面詳述浮小麥與小麥的區別。

        浮小麥與小麥的區別

        功效主治:新麥性熱,陳麥性平。它可以除熱,止煩渴,咽喉干燥,利小便,補養肝氣,止漏血唾血,可以使女子易于懷孕。補養心氣,有心病的人適宜食用。將它煎熬成湯食用,可治淋病。磨成末服用,能殺蛔蟲,將陳麥煎成湯飲用,還可以止虛汗。將它燒成灰,用油調和,可涂治各種瘡及湯火灼傷。

        麥麩功效

        主治瘟疫和熱瘡、湯火瘡潰爛、跌傷折傷的瘀血,用醋和麥麩炒后,貼于患處即可。將它醋蒸后用來熨手腳風濕痹痛,寒濕腳氣,交替使用直到出汗,效果都很好。面筋主治解熱和中,有勞熱之人適宜將它煮吃。能寬中益氣。它是麩在水中揉洗而成,是素食的主要物品,煮著吃性涼,多用油炒而食,則性熱。

        浮小麥是把收成的小麥放入水中淘之,取其沒有灌漿的乾癟體輕或枯瘦帶皮而浮在水面上者入藥;至于小麥則不會浮在水面。浮小麥味甘性涼。是中醫臨床常用的止汗藥。入心經,甘涼止汗。也可用于久病、大病之后,因津液精血消耗太多而致陰虛,出現心煩盜汗,下午潮熱,身體消瘦,舌嫩紅而乾,脈細數等癥。小麥與浮小麥不同,處方時,小麥常寫為“淮小麥”以示區別。麥苗(小麥草)性味辛寒,有除煩熱、退黃疸的作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青浦区| 白沙| 五原县| 根河市| 富民县| 信阳市| 大兴区| 阳城县| 苏尼特左旗| 璧山县| 清新县| 荔浦县| 龙门县| 神木县| 岑巩县| 宜阳县| 铜鼓县| 德惠市| 乌鲁木齐县| 安吉县| 文水县| 定结县| 昌乐县| 禄劝| 钟山县| 三都| 光山县| 刚察县| 晋江市| 金阳县| 乡宁县| 南丰县| 万盛区| 黔西| 福海县| 昌黎县| 望都县| 涞源县| 阿坝|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