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代赭石湯應(yīng)用在哪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2-06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旋覆代赭石這么一長串話估計(jì)看起來還挺唬人的方劑,那么它有什么作用,應(yīng)用到哪里,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代赭石一兩,炙甘草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服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噯氣不除者,降逆消痰、補(bǔ)虛緩中法,旋覆代赭石湯應(yīng)用在哪?

        旋覆代赭石湯

        傷寒汗吐下后,外邪雖去,里真已虛,蓋邪熱耗氣傷津,加以吐下傷津,液為汗耗。胃液未能敷布,中虛不運(yùn),聚飲成痰,失其通降之用,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方中旋覆花咸溫下氣,去飲消痰,代赭石質(zhì)重下趨,鎮(zhèn)逆氣而降痰涎,以之為君;人參甘平,補(bǔ)虛生津,甘草、大棗甘守津還,補(bǔ)中緩急,以為臣輔;生姜、半夏,即小半夏湯,和中降逆,燥濕化痰,用以為佐使也。以其補(bǔ)虛降逆,標(biāo)本兼顧,后世廣為采擇也。

        呃逆之作,有膽火上沖,客寒犯胃,痰飲留阻,虛氣上逆等種種不同。此方為治虛寒呃逆之法,非泛治一切惡逆之方也。方中丁香味辛氣溫,入脾、胃、腎經(jīng),溫中降逆;柿蒂味苦溫性平,入胃經(jīng),降逆止呃;生姜味辛性涼,解郁調(diào)中,善治嘔噦;黨參味甘性平,入肺、脾經(jīng),補(bǔ)中氣而健脾胃。以其有主有從,條理井然,為廣大醫(yī)務(wù)工作者所樂用。

        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此呼吸出入之常也。又肝主左升,肺主右降,此氣機(jī)升降之常也。憂恚惱怒,肝氣郁悖,橫道于中,遂失其升降出入之常矣。故為煩悶不食,胸膈不舒,上氣喘急等癥。嚴(yán)氏此方,取檳榔之辛苦泄降,宣通五臟六腑之壅滯,烏藥之辛溫香竄,散諸氣而治七情之郁結(jié),二者相輔相成,復(fù)氣機(jī)升降之用耳。人參甘平,補(bǔ)虛生津,復(fù)肺金至高之氣,沉香辛苦而溫,入腎與命門,納氣歸腎,氣之出入有常,自無上氣喘急之患矣。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中醫(y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定義肝氣郁結(jié)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jī)郁...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xiàn)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虞城县| 苏尼特左旗| 漳浦县| 旺苍县| 西城区| 福泉市| 孙吴县| 炉霍县| 鲜城| 和林格尔县| 邳州市| 乌拉特中旗| 沙洋县| 闽侯县| 沛县| 浑源县| 德钦县| 安远县| 邯郸县| 盈江县| 中江县| 嘉荫县| 新平| 巴中市| 余姚市| 定西市| 盱眙县| 荔波县| 大名县| 梅州市| 沧源| 遂昌县| 龙山县| 三原县| 泊头市| 昆山市| 德安县| 镇江市| 霍邱县| 永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