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麻黃根用量是多少

          發布時間:2017-02-2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使用中藥可是一件技術活,你得熟知任何一味,掌握它們的性格脾氣,用法用量也要依據病情輕重酌情增減,這里要向你介紹的,是麻黃根的用量;麻黃根異名苦椿菜,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木賊麻黃或中麻黃的根及根莖;主產內蒙古、遼寧、江西、河北、陜西、甘肅等地;可用來治療陽虛自汗,陰虛盜汗;下面,一起來看下中藥麻黃根用量是多少。

        麻黃根用量

        《綱目》 :麻黃發汗之氣,駛不能御,而根節止汗,效如影響。自汗有風濕、傷風、風溫、氣虛、血虛、脾虛、陰虛、胃熱、痰飲、中暑、亡陽、柔痙諸癥,皆可隨證加而用之。當歸六黃湯加麻黃根洽盜汗尤捷,蓋其性能行周身肌表,故能引諸藥外至衛分而固腠理也。

        一般來說,煎湯,3~5錢;或入丸、散;外用常研細作撲粉。但其用法用量,因病而異。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黃芪(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余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治虛汗無度:麻黃根、黃芪等分。為末,飛面糊,作丸梧子大。每用浮麥湯下百丸,以止為度。治產后虛汗不止:一當歸一兩(銼,微妙),麻黃根二兩,黃芪一兩(銼)。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圣惠方》麻黃根散)二牡蠣粉三分,麻黃根二兩。搗細羅為散,用撲身上。治腎勞熱,陰囊生瘡:麻黃根、石硫黃各三兩,米粉五合。上三味治下篩,安絮如常用粉法搭瘡上,粉濕,更搭之。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牽牛子粥的做法是非常簡單的,我們需要用到的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要市| 得荣县| 长兴县| 定边县| 安宁市| 东乌珠穆沁旗| 临江市| 邹城市| 内丘县| 金湖县| 通江县| 山阴县| 高阳县| 客服| 达日县| 关岭| 鸡泽县| 贵德县| 双鸭山市| 巨鹿县| 白银市| 余江县| 澎湖县| 鹤庆县| 宜春市| 加查县| 盐城市| 米林县| 孝昌县| 宕昌县| 湟源县| 镇赉县| 天等县| 房山区| 蓬莱市| 临湘市| 威远县| 兴业县| 宣恩县| 屯昌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