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麻黃根散簡介

          發布時間:2017-03-03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麻黃根散,這是一味中藥藥方,它的主要成分大概包含如下,六十克的麻黃根,三十克的炮裂,去皮后的附子,六十克燒,研粉后的牡蠣,麻黃根,中藥名,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或中麻黃的干燥根和根莖,分布于內蒙古、遼寧、河北、山西、新疆、甘肅、青海等地,具有固表止汗之功效,常用于自汗,盜汗,下面看一下,中藥方劑麻黃根散簡單介紹。


        麻黃根散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柱形,略彎曲,長8~25cm,直徑O.5~1_5cm。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縱皺紋和支根痕。外皮粗糙,易成片狀剝落。根莖具節,節間長O.7~2cm,表面有橫長突起的皮孔。體輕,質硬而脆,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射線放射狀,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苦。飲片性狀:本品呈類圓形的厚片。外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縱皺紋及支根痕。切面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或黃色,纖維性,具放射狀紋,有的中心有髓。氣微,味微苦。

        來源,《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異名麻黃根散粉(《圣濟總錄》卷十三)。組成麻黃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 牡蠣60克(燒,研粉)用法上藥搗細羅為散。用藥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勻。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主治風虛汗出不止。《本草正義》:“麻黃發汗,而其根專于止汗,昔人每謂為物理之奇異。不知麻黃輕揚,故走表而發汗,其根則深人土中,自不能同其升發之性。況苗則輕揚,根則重墜,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其同是一本,則輕揚走表之性猶存,所以能從表分而收其散越、斂其輕浮,以還歸于里。是固根荄收束之本性,則不特不能發汗,而并能使外發之汗斂而不出,此則麻黃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輒效者也。”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木里| 习水县| 临江市| 鄢陵县| 定结县| 莱芜市| 大方县| 甘谷县| 绥滨县| 疏附县| 铜陵市| 石台县| 南靖县| 乐安县| 兴仁县| 措美县| 曲麻莱县| 阜新| 普陀区| 涿州市| 南开区| 芒康县| 郁南县| 沂源县| 岳普湖县| 甘谷县| 夏津县| 陇西县| 靖远县| 青阳县| 宜君县| 鄱阳县| 尉犁县| 卢湾区| 洪湖市| 富宁县| 三穗县| 桃园市| 都昌县| 安远县| 黄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