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和代赭石怎么區分

          發布時間:2017-04-06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雖然石頭是非常平常的,不過也是需要區分,因為不同的石頭是有不同的效果的,可以通過兩者不同之處來分別,赤石脂和代赭石就是兩種石頭,怎么區分呢?赤石脂是硅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石族多水高嶺石;代赭石是氧化類剛玉族礦物赤鐵礦礦石,具有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的功效,常被用于頭痛,心悸,癲狂,眩暈,驚癇,噫氣,嘔吐,呃逆,噎膈,咳嗽,氣喘,鼻衄,崩漏,吐血,便血,尿血,那么,赤石脂和代赭石怎么區分?

        赤石脂和代赭石

        赤石脂入藥部位:礦體。性味:味甘、酸、澀,性溫。歸經:歸大腸、胃經。功效:澀腸,止血,生肌斂瘡。主治:用于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濕瘡膿水浸淫。

        1、治少陰病下利膿血者: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熱,去滓,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傷寒論》桃花湯)

        2、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鞕,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此利在下焦:赤石脂一斤(碎),太乙禹余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論》赤石脂禹余糧湯)

        3、治婦人久赤白帶下:赤石脂一兩,白芍一兩,干姜一兩(炮裂,銼)。上藥搗細羅為散。每于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圣惠方》)

        用法用量:9~12g,先煎。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禁忌:不宜與肉桂同用。炮制:一、采集加工,采挖后,除去雜石。二、炮制方法,煅赤石脂:取赤石脂細粉,用醋調勻,搓條,切段,干燥,照明煅法(藥物煅制時,不隔絕空氣的方法稱為明緞法。)煅至紅透。用時搗碎。生長環境:主產于福建永春、德山,河南禹縣、濟源,江蘇無錫,陜西延安,湖北孝感;安徽、山西亦產。

        代赭石入藥部位:赤鐵礦礦石。性味:味苦、甘,性微寒。歸經:歸肝、胃、心經。功效:平肝潛陽,重鎮降逆,涼血止血。主治:用于頭痛,眩暈,心悸,癲狂,驚癇,嘔吐,噫氣,呃逆,噎膈,咳嗽,氣喘,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尿血。

        1、治肝陽上亢而致的頭暈、目眩、腦脹、耳鳴:代赭石30g(打碎先煎),懷牛膝、龍骨、牡蠣各15g,玄參12g,天冬6g,蒺藜15g,鉤藤24g,白芍12g。水煎服。(《中藥臨床應用》赫石平肝湯)

        2、治癲狂失心,脈滑實者:生赭石二兩(軋細),大黃一兩,樸硝六錢,清半夏三錢,郁金三錢。煎服。(《衷中參西錄》蕩痰湯)

        3、治癇風:磁石二兩(能吸鐵者,研極細,水飛出,切忌火煅),赭石二兩,清半夏二兩,朱砂一兩。上藥各制為細末,再加酒曲半斤,軋細過羅,可得細曲四兩,炒熟二兩,與生者二兩,共和藥為丸桐子大。鐵銹水煎湯,送服二錢,日再服。(《衷中參西錄》加味磁朱丸)

        4、治五癇:代赭石一兩,明礬二兩。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水下。(《古今醫統》)

        5、治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二升,日三服。(《傷寒論》旋覆代赭湯)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巴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們治療自身容易出現消化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论坛| 五台县| 甘洛县| 罗甸县| 阳高县| 景东| 新安县| 新竹市| 肥东县| 榆社县| 上杭县| 德江县| 固原市| 丰县| 西华县| 巢湖市| 夏津县| 石城县| 将乐县| 凤山县| 水富县| 东安县| 全椒县| 敖汉旗| 昌都县| 临夏县| 慈利县| 清镇市| 嘉兴市| 通渭县| 红安县| 嘉义市| 社旗县| 特克斯县| 五河县| 博罗县| 陕西省| 新安县| 石棉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