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發布時間:2017-04-10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血余炭不是一種特別常見的中藥,通常都是將剛剪下的頭發進行燒制,就可以得到啦。血余炭有止血的功效,味道嘗起來有些苦,看起來和頭發很像,感覺有些恐怖。血余炭也是一味傳統的中藥,李時珍時期就用作中藥來治病了,那么血余炭到底有什么具體的功效呢?本篇文章將會介紹血余炭,血余炭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讀了本篇文章將會找到答案。

        本品為少常用中藥,始載《名醫別錄》,原來名亂發。《本草綱目》釋名血余。李時珍說:“發者血之余......”。今血余不直接入藥,須洗凈煅炭后始供藥用,名為“血余炭”。別名:發炭。來源:為人發經加工煅燒而成的炭。

        加工方法:收集理發剪下的頭發,用堿水或皂角水洗凈污垢,再用清水漂凈,撈出,晾干。取凈頭置煅鍋內,上面覆蓋一鍋,兩鍋接合處,用黃泥封固,上面鍋底貼白紙,用文武火煅貼在鍋底上的白紙顯焦黃色為度,待涼后,取出,砍成小塊即得。

        產地:全國各地均可制做。

        性狀鑒別:本品呈不規則塊狀,大小不等,色烏黑而光亮。表面稍平坦并有多數小孔,狀似海綿。折斷面呈蜂窩狀。體質輕松,易碎。用火燒之有焦發氣,味苦。

        以體輕,色黑有光澤,無雜質者為佳。

        主要成分:含炭素。

        藥理作用:收斂止血。動物實驗證實能縮短出血、凝血時間和血漿再鈣化時間。另有利尿作用。

        炮制:原品藥用。

        性味:苦、微溫。

        歸經:入心、肝、腎經。

        功能:消瘀、止血。

        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崩漏等癥。

        臨床應用:廣泛用于治療各種出血。但較多用于崩漏和吐血。例如月經過多者可配蓮蓬炭、側柏葉加補中益氣湯,火配當歸炭、首烏、益母草等,方如血余歸母湯。治虛證吐血也可用此方加減。

        使用注意:內有瘀血積熱者不宜用本品。

        用量:一般研成極細末沖服,每服0.9~3g。入煎劑用6~15g。

        處方舉例:血余歸母湯:血余炭9g、當歸炭9g、益母草15g、生地18g、大棗5枚,水煎服。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風濕痛藥酒使用說明以及患上風濕的原因,大家一...
              到底中醫的“腎虛”和西醫的“腎炎”或“腎衰”...
              定義肝氣郁結證情志不遂,肝之疏泄失職,氣機郁...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湘阴县| 三河市| 上林县| 枞阳县| 苍南县| 曲麻莱县| 井研县| 鄂托克前旗| 怀柔区| 永年县| 嘉定区| 潞城市| 广州市| 仙游县| 唐河县| 砀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义乌市| 平定县| 贺兰县| 临邑县| 宝坻区| 浦县| 调兵山市| 抚顺县| 永福县| 博客| 漳州市| 加查县| 东阳市| 探索| 吉林市| 安仁县| 会泽县| 定日县| 玉门市| 赣州市| 栖霞市| 凤台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