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術蒼術的功效的異同

          發布時間:2017-07-05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很多的中草藥都會開花,有的雖然名字叫做草,但是它們其實是會開花的,今天我們說的白術和蒼術,雖然名字不叫草,但是它們都是中藥,它們和大多數的中草藥一樣取的是它們的根莖用的;那么白術和蒼術分別都有什么作用呢,它們的功效有什么相同的嗎,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編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白術蒼術的功效的異同

        白術蒼術的功效的異同

        白、蒼二術,《神農本草經》稱“術”,列為上品,但未有白術和蒼術之分。至南北朝時期,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提出:“術乃有兩種,白術葉大有毛而作椏,根甜而少膏,可作丸散用。赤術葉細而無椏,根小苦而膏,可作煎用?!彼巍侗静菅芰x》云:“蒼術其長如大小指,肥實,皮色褐,氣味辛烈……白術粗促,色微褐,氣味亦微辛苦而不烈?!鼻濉侗静莩缭分^:“凡欲補脾,則用白術,凡欲運脾,則用蒼術,欲補運相兼,則相兼而用,如補多運少,則白術多而蒼術少,運多補少,則蒼術多而白術少,品雖有二,實則一也?!逼鋵嵃仔g與蒼術二者性味、功效應用同中有異,主治證候不盡相同,臨證還需辨別應用。

        白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術的根莖。味甘、苦,性溫。歸脾、胃經。功擅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善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濕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等癥。臨床對脾虛有濕,食少便溏或泄瀉者,常與人參、茯苓等同用,如四君子湯;脾虛中陽不振,痰飲內停,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者,則與茯苓、桂枝等配伍,如苓桂術甘湯;脾虛濕濁下注,帶下清稀者,可配陳皮、山藥、車前子、柴胡等,如完帶湯對于脾氣虛弱,衛氣不固,表虛自汗者,單用本品即效。

        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干燥根莖。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功擅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善治濕困脾胃,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痰飲,濕腫,表證夾濕,頭身重痛,濕痹肢節酸痛重著,夜盲等癥。凡濕困脾胃,健運失常,胸痞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大便溏泄,肢體倦怠,舌苔濁膩者,可與厚樸、陳皮、甘草同用,如《局方》平胃散。若脾為濕困,清濁不分,大便泄瀉,小便短少者,與厚樸、茯苓、澤瀉、車前子等同用效佳治小兒泄瀉,可用蒼術炒焦研末服,或與他藥配伍同用,如食滯者配山楂,濕熱者配滑石,虛寒者配干姜等。

        總之,白術與蒼術,古時統稱為“術”,后世逐漸分別入藥。二藥皆有健脾、燥濕功能,均可用治濕阻中焦,脾失健運之證。然白術以健脾益氣為主,為補脾要藥,適用于脾虛濕困而偏于虛證者蒼術以苦溫燥濕為主,為運脾要藥,適用于濕濁內阻而偏于實證者。此外,白術還有利尿、止汗、安胎之功。常用治脾虛水腫及脾肺氣虛,衛氣不固,表虛自汗,易感風邪,脾虛胎動不安等證。蒼術還有發汗解表、祛風濕及明目作用。常用治風寒夾濕表證,風濕痹證,夜盲癥及眼目昏澀等。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身體的健康對于一個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于調節體溫、促進體...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孜县| 和林格尔县| 鹤山市| 乌拉特中旗| 五大连池市| 长治市| 永新县| 申扎县| 那曲县| 麟游县| 堆龙德庆县| 青阳县| 利川市| 马鞍山市| 夏津县| 安吉县| 邢台市| 志丹县| 林芝县| 淄博市| 奉化市| 尖扎县| 鹤峰县| 土默特右旗| 尼勒克县| 阿拉善左旗| 保定市| 双桥区| 承德县| 洪江市| 嵩明县| 营口市| 肇庆市| 乌鲁木齐市| 太和县| 宁国市| 星子县| 嘉善县| 汶上县| 阿城市| 东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