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這種疾病是中老年人的高發病,出現了中風之后,最明顯的一個癥狀就是患者會感覺有一邊的身體不受控制,還會出現口眼歪斜的情況,這時候就需要使用藥物及時的進行治療了;除了西藥以外,中藥材獨角蓮也有治療中風疾病的效果,并且這種藥材還能夠外敷,那么獨角蓮如何外敷比較好呢?針對這一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具體的看看文章的介紹吧。
用獨角蓮注射劑治療已感染人型結核桿菌(H37RV)的豚鼠,有一定治療作用。其療效僅差于鏈霉素,與對照組比較效果很顯著。隨用量加大而作用增強。經小鼠、犬、豚鼠實驗表明毒性很低。異名:野半夏(《江西民間草藥》),犁頭尖、剪刀草、玉如意、野慈菇、副本一粒紅(《泉州本草》)。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的干燥塊莖。
主治:風痰所致中風口眼斜、中風痰壅、半身不遂、破傷風、頭痛、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瘰疬結核、陰疽腫毒辣,毒蛇咬傷、驚風癲癇、癰疽腫毒。用法用量:煎服,3~6克。研末服,0.5~1克。內服宜制用。外用生品適量,搗爛外敷。使用注意:陰虛血虛動風或血熱盛動風者,以及孕婦均慎用,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炮制方法:生白附子除去雜質。制白附子取凈白附子,分開大小個,浸泡,每日換水2-3次,數日后如起粘沫,換水后加白礬(每白附子100mg,用白礬2mg),泡一日后再進行換水,至口嘗微有麻舌感為度,取出。將生姜片、白礬粉置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無干心,撈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至七成干,切厚片,干燥。每白附子100mg,用生姜、白礬各12.5mg。不適人群,陰血虛中風、內熱驚風及孕婦禁服。
獨角蓮如何外敷
1.獨角蓮外敷鮮獨角蓮100g去皮,搗成糊狀,敷于腫瘤部位,上蓋玻璃紙,并固定。24小時更換一次。若為干獨角蓮,則研細末,溫水調服。
2.新鮮蒲公英、馬齒莧,搗爛外敷。
3.鮮芙蓉葉搗爛外敷,或用干葉研細末,蜜調成糊,外敷。
4.大黃、黃柏、姜黃、白芷各x克,膽南星、陳皮、蒼術、厚樸、甘草各10克,天花粉50克,研細末,用鮮菊花或金銀花搗汁,調糊外敷。
5.雞蛋青黛方:雞蛋清、青黛,調糊狀,外敷。功能清熱解毒,散結消腫。
6.金黃膏或玉露膏,外敷。四黃散,雙柏散,冷開水或蜂蜜調成糊狀外敷,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