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骨草和相思豆的區(qū)別

          發(fā)布時(shí)間:2017-07-25   來源:中華康網(wǎng)   
            手機(jī)查看

        一般說到兩樣?xùn)|西的區(qū)別,要么就是長(zhǎng)得像似,要么就是名字相似,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雞骨草和相思豆的區(qū)別,可是就目前來看,它們名字不相似,那么雞骨草和相思豆長(zhǎng)得是否相似呢,在看它們的區(qū)別之前我們得先來簡(jiǎn)單的介紹一下雞骨草和相思豆,然后在來仔細(xì)看看雞骨草和相思豆的區(qū)別。

        雞骨草和相思豆的區(qū)別

        雞骨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干燥全株。甘、微苦,涼。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jié)用來煲湯作食療。

        雞骨草,攀援灌木,長(zhǎng)達(dá)1m;小枝及葉柄被粗毛。其根多呈圓錐形,上粗下細(xì),有分枝,長(zhǎng)短不一,直徑0.5~37.5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細(xì)縱紋,支根極細(xì),有的斷落或留有殘基;質(zhì)硬。莖叢生,長(zhǎng)50~2500px,直徑約5px;灰棕色至紫褐色,小枝纖細(xì),疏被短柔毛。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8~11對(duì),多脫落,小葉矩圓形,長(zhǎng)0.8~30px;先端平截,有小突尖,下表面被伏毛。氣微香,味微苦。喜溫暖、潮濕、怕寒冷,耐旱,忌澇。常生于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

        相思豆是觀果的園景樹。著名詩人王維的詩句:“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就是指海紅豆。這首名詩流傳至今,仍然被人們廣為傳誦,真可謂千古絕唱。鳥有相思鳥,樹有相思樹,豆也有相思豆。相傳古代有位少婦,因思念出征戰(zhàn)死于邊塞的夫君,朝夕倚于門前樹下慟哭,淚水流干了,眼里流出了血,血淚染紅了樹根,于是就結(jié)出了具有相思意義的紅色小豆子。

        一年生半攀援草本。莖長(zhǎng)可達(dá)1.8米,密被倒毛。3出復(fù)葉,葉柄長(zhǎng)8~16厘米;托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小葉3枚,披針形、矩圓狀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長(zhǎng)6~10厘米,寬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闊三角形或近圓形,全緣或具3淺裂,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疏毛,紙質(zhì),脈3出,具柄。

        總狀花序腋生,小花多枚,小花柄極短;小苞2枚,披針狀線形,長(zhǎng)約5毫米,具毛;花萼短鐘狀,萼齒5;花冠蝶形,黃色,旗瓣腎形,頂面中央微凹,基部心形,翼瓣斜卵形,基部具漸狹的爪,龍骨瓣狹長(zhǎng),有角狀突起;雄蕊10,兩體,花藥小;子房上位,密被短硬毛,花柱線形。莢果線狀扁圓柱形;種子6~10枚,暗紫色,長(zhǎng)圓形,兩端圓,有直而凹陷的種臍。花期5~8月。果期8~9月。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出汗是正常生理現(xiàn)象,它有助于調(diào)節(jié)體溫、促進(jìn)體...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yún)采?營養(yǎng)莖與孢子囊無區(qū)...
              吃花生要連紅皮一起吃”,花生外面那層薄薄的紅...
              到底中醫(yī)的“腎虛”和西醫(yī)的“腎炎”或“腎衰”...
              身體的健康對(duì)于一個(gè)人來說,不但能保障自己生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时尚| 锦州市| 汕尾市| 新巴尔虎左旗| 三河市| 盐源县| 平潭县| 屏东市| 林口县| 临泉县| 雷州市| 长宁县| 松桃| 满洲里市| 汕尾市| 石棉县| 通江县| 盐源县| 乐东| 屏东县| 德令哈市| 靖安县| 嘉荫县| 甘南县| 杂多县| 白沙| 华容县| 二连浩特市| 诏安县| 皮山县| 富裕县| 和田市| 黎川县| 盐池县| 澜沧| 嘉荫县| 蒙阴县| 临澧县| 丹凤县|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