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根與魚腥草區別是怎樣的

          發布時間:2017-08-17   來源:中華康網   
            手機查看

        說到茅草根和魚腥草,真正見過的人應該是不多的,畢竟在生活中的草類還是蠻多的,而且這也不是普通的草,茅草根和魚腥草都是中草藥,都是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的,也許許多人是聽說過茅草根和魚腥草的,但是并不熟悉,今天呢,我們就要來看看茅草根與魚腥草區別是怎么樣的。

        茅草根與魚腥草區別

        茅根草是茅草的根部,是一種藥材,由干茅根揀凈雜質,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制作而成。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茅根性寒,亦有消炎作用。

        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草藥性狀

        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后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茅草根與魚腥草區別

        魚腥草是中國藥典收錄的草藥,草藥來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莖葉茂盛花穗多時采割,除去雜質,曬干。

        魚腥草草藥性狀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須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后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

        魚腥草味辛,性寒涼,歸肺經。能清熱解毒、消腫療瘡、利尿除濕、清熱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現代藥理實驗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茅草根干燥的根莖,呈細長圓柱形,有時分枝,長短不一,通常長30~60厘米,直徑約1.5毫米,表面乳白色或黃白色,有淺棕黃色、微隆起的節;節距約3厘米。 質輕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中心黃白色,并有一小孔,外圈色白,充實,或有無數空隙如車輪狀,外圈與中心極易剝離。氣微,味微甘。 以粗肥、色白、無須根、味甜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由干茅根揀凈雜質,洗凈,微潤,切段,曬干,簸凈碎屑制作而成。含多量蔗糖、葡萄糖,少量果糖、木糖及檸檬酸、草酸、蘋果酸等,又含21%的淀粉。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茅根性寒,亦有消炎作用。

            熱門推薦
              猜你喜歡
            換一換
              根莖短,棕黑色,匍匐叢生;營養莖與孢子囊無區...
              中醫與中華民族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千百年來,...
              治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青皮八兩(酒...
              藁本,中藥名,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
              炎炎夏季,想要一款潤嗓緩解疲勞,并且能緩解宿...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嵩明县| 毕节市| 海南省| 垣曲县| 丰县| 新野县| 淄博市| 南皮县| 剑川县| 宝应县| 青铜峡市| 县级市| 怀安县| 喀喇沁旗| 辰溪县| 凤翔县| 马关县| 大埔区| 五峰| 阿拉善盟| 吉林省| 微博| 新乐市| 苗栗县| 莫力| 宜城市| 利津县| 台北县| 苍梧县| 呼伦贝尔市| 鄱阳县| 临猗县| 新宁县| 嵊泗县| 靖州| 高邮市| 大悟县| 黄陵县| 巍山| 广饶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