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甲亢“鐘情于”女性?
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發病率僅次于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簡稱甲亢。目前甲亢的發病率已由1 0年前的1%上升到2%,其中8 0%患者為中青年女性。 聊城市人民醫院核醫學科周振虎
甲亢的危害及成因
甲亢, 是由于甲狀腺分泌過多的甲狀腺素,引起代謝率增高的一種常見內分泌疾病。目前,男女甲亢發病比例為1:6。甲亢對病人影響很大,造成失眠和脾氣暴躁,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 女性患者會出現經期紊亂、月經量少,不容易懷孕,甚至即使懷孕了還會出現死胎的可能。嚴重的甲亢還可導致心血管疾病、肝功能障礙、肌肉無力等。人們經常將“大脖子病”與甲亢混為一談,不少人患上甲亢還以為自己缺碘,其實這是一個錯誤認識。前者是由碘缺乏而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所致,主要發生在內地缺碘的山區,而甲亢則是由于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所引發,碘會刺激甲狀腺素的分泌,患上此病再補碘無異于雪上加霜。中青年女性是甲亢的易感人群,這可能與生理結構、神經類型和精神方面的因素有關。患甲亢是因為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出現了障礙,其發病原因與先天因素,即遺傳有一定關系,環境和食物等屬于誘因。 一些大學在對入學新生的體檢中發現,不少大一女生患有甲亢,這可能是由臨高考前精神壓力過大所誘發。青春期的女孩由于內分泌旺盛,甲狀腺素的分泌也比較旺盛,在遇到較大的精神壓力時容易誘發甲亢。年輕的職業女性也是甲亢“偏愛”的一族,工作勞累、情緒緊張以及長期于高壓狀態是主要原因。
甲亢與其它疾病的區別
典型的甲亢很容易分辨出來, 但是早期和輕型的甲亢病人癥狀就不一定很明顯,容易與心臟病和更年期綜合征混淆。 由于甲亢患者會出現心慌、心律紊亂的癥狀,有不少患者得病后不斷找心臟科看病,引起誤診, 而易怒、多汗 等癥狀又容易使這種病被誤以為是更年期綜合癥, 還有些患者甚至到精神科就診。由于甲亢的癥狀與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征有著很多相似之處,40歲以后的中年女性一定要注意區別這兩種疾病。1.甲亢表現為神經過敏,易激動、急躁。更年期表現為煩躁易怒、心情沮喪、注意力不集中與記憶力減退。2.甲亢表現為怕熱、多汗、心悸、氣促,稍微活動即明顯加劇,并伴有心動過速等。更年期表現為潮熱、多汗、胸悶、氣短、心慌、血壓升高等。3 .女性甲亢患者表現為月經減少,周期延長甚至閉經。更年期患者則表現為月經紊亂,有人月經量減少,時間縮短,周期延長直到完全絕經:也有經期間隔縮短、經量增多、陰道不規則出血,直到絕經。4.甲亢患者突眼、食欲亢進、甲狀腺腫大、大便次數增加、消瘦、脈搏有力、脈壓增大,兩手和舌頭出現震顫。更年期綜合征的表現為腰酸背痛、膝關節疼痛、尿頻或尿失禁,子宮、輸卵管、卵巢組織萎縮,皮膚干燥、彈性消失。
治療甲亢的辦法
懷疑自己患上此病后,一定要到醫院看病確診,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甲亢的方法主要有內科、131碘、手術和中藥治療。治療甲亢,能否正確選擇治療方法對預后至關重要。
患了甲亢應注意什么
由于甲亢會引起患者生理、心理的特殊變化,因此,日常生活中,患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起居有常、勞逸結合 病人雖多食多飲,但消化吸收的功能差,身休較為虛弱。一般來說,輕者不宜經常熬夜、飲食無度和進行長跑、游泳、爬山等劇烈活動; 重病者則宜靜養,甚至臥床休息。
杜絕不良精神刺激 臨床上,常有甲亢患者病情加重或治愈后病情反復,追溯緣由,患者加重病情前常有不良刺激。如因一點小事與同事、家人爭吵,且不能自控。因此,患者要學會控制情緒。
保持樂觀是劑良藥 甲亢患者多是精力充沛,凡事追求完美、工作敬業的職業女性以及要面臨高考的女高中生,這和她們內分泌的活躍程度和穩定性不夠有關系。得了甲亢會使人變得相當敏感,精神狀態方面則可能因為過度亢奮導致失眠,對外在刺激反應過度,甚至導致人格改變。因此,保持平常心態對預防甲亢很重要。雖然甲亢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這僅僅是易發因素,關鍵還在于個人的心理素質和處世態度,因為不良的情緒輕則影響食欲、睡眠,重則影響免疫功能和身體健康。所以,良好的人生觀對預防甲亢是一劑良藥,要保持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事物,不要在挫折、失敗面前鉆牛角尖,以“處變不驚” 的平常心面對生活。此外,忙碌的女性朋友應盡量保持工作環境的寬松,維持家庭生活的和睦,注意生活起居規律,不要熬夜。盡量給自己減壓,多做戶外運動,游山玩水,放松身心。
控制,禁食合碘和刺激性食物 病人吃了含碘的食物,易促使甲狀腺組織變硬,對已腫大的甲狀腺更難縮小,使患者病情遲遲難愈。因此,甲亢患者不宜多吃海魚、海帶等富含碘的食品。同時,伴有甲亢性心臟病的患者,應禁忌生蔥、生蒜、辣椒、酒等刺激性食物。
預放感染 甲亢病人白細胞總數偏低,粒細胞也低,容易導致感染。若發生感染,會使已控制的甲亢復發或加重,一旦發現感染征兆,則應及早控制。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