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胃潰瘍以后以后一定要定期做檢查,防止病情嚴重,而且胃部結構相對比較復雜,所以需要檢查的項目非常多,不能因為麻煩而忽略任何一步的檢查,都有可能引起嚴重的后果,那么胃潰瘍需要做的檢查都有哪些呢?
1.胃液分析和胃酸測定
胃液分析與胃酸測定對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診斷和治療方式的選擇都有幫助,基礎胃酸分泌量(basal acid output,BAO)>5mmol/h可能為十二指腸潰瘍,BAO>7.5mmol/h則應手術治療,BAO >20mmol/h最大酸分泌量(MAO)大于60mmol/h,或BAO/MAO>0.6者可能為胃泌素瘤,應進一步行胃泌素測定。
2.血清胃泌素及血清鈣測定
血清胃泌素的測定可以幫助排除或診斷胃泌素瘤,血清胃泌素>20pg/ml則考慮有胃泌素瘤可能;當胃泌素>100pg/ml則可以肯定為胃泌素瘤,甲旁亢患者易并發消化性潰瘍,因此血清鈣的測定亦有一定的幫助。
3.大便隱血試驗
合并出血的胃潰瘍可為陽性,但大便隱血試驗如持續為陽性則應考慮胃惡性病變。
4.與胃潰瘍合并出血的相關檢查
包括血紅蛋白,紅細胞比容,網織紅細胞計數,出血和凝血時間。
5.希林試驗(Schilling test)
在廣泛萎縮性胃炎患者作測定維生素B12的希林試驗(Schilling test)。
6.幽門螺桿菌檢查
此檢查雖不是潰瘍病的診斷依據,但因其與潰瘍病的復發有密切關系,故在治療上有重要意義,凡此菌陽性者,應選用有效的藥物將其根除。
相關需要做的檢查有一個了解,正確對待,按時去醫院檢查,一旦發現病情嚴重或者以上是專家給出的胃潰瘍需要檢查的項目,已經非常具體了,希望大家對胃潰瘍惡化能及時治療,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