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患者王某,女性,42歲。3月前感晨起惡心、噯氣、上腹部不適,進食后可以稍微緩解。來醫(yī)院就診時醫(yī)生建議其進行胃鏡檢查,但患者恐懼檢查,擔心難受不能忍受,故拒絕進行檢查,一再要求先開些胃藥治療。服藥一個月后癥狀明顯減輕,甚至消失。但過了半個月后,上述癥狀再發(fā),且伴有食欲減退,嘔吐多次。最后痛下決心,接受了胃鏡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在胃角部位有一巨大潰瘍,約2.5X3.0cm大小,經病理活檢為低分化腺癌,已到胃癌晚期,喪失了外科根治手術的機會。四川省第四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常玉英
胃鏡檢查莫恐懼
像王女士這樣的病例,在醫(yī)院門診經常會遇到。很多人認為胃病不是病,只要吃飯注意、吃掉藥就好了,不是很在乎。另外也有很多病人恐懼胃鏡檢查,不愿意接受。盡管醫(yī)生再三動員,認為是小題大做,有的開過多次胃鏡檢查單,但是一到檢查室就又猶豫不決。醫(yī)生無奈之下,只能在病歷注明“患者拒絕胃鏡檢查”。
胃鏡是診斷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最直接的檢查手段,對病情復雜、癥狀較重或治療后效果不明顯的患者來說,只有早檢查才能早診斷,早治療,否則極易耽誤了治療時機。
胃鏡檢查很重要
其實,胃鏡是一項常規(guī)檢查,通過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食管胃十二指腸潰瘍、炎癥、腫瘤、息肉等不同病變,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最直接的檢查方法。在日本已將胃鏡作為健康體檢項目,每兩年檢查一次。因此在日本早期胃癌的發(fā)現(xiàn)率很高,治療效果也很好,往往可以取得治愈的目的,癌癥已經不是非常可怕的疾病。在我國,很多患者查出胃癌時大多已屬中晚期,喪失治療時機,給家庭和個人帶來巨大的損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胃鏡設備的更新和完善,胃鏡檢查給病人帶來的痛苦現(xiàn)已越來越小,診斷疾病的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因此不必過度緊張、擔心和恐懼。如今檢查的胃鏡管子不僅軟而且細,醫(yī)生操作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只要患者配合,胃鏡檢查很快就能完成。另外,無痛胃鏡檢查也在臨床上普遍應用,可以大大減輕病人的痛苦,消除恐懼。
40歲以上的人群應當每年進行一次胃鏡普查。有胃癌家族史、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腸化的病人在病情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最好也能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早期對病情進行跟蹤判斷,及早發(fā)現(xiàn),得到及時合理有效治療干預。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