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B型超聲波對診斷肝硬化有哪些幫助?
B型超聲在肝硬化的診斷方面可提供重要的資料,通過B超的肝臟形態學改變和門脾靜脈的寬度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門脈高壓,門脈高壓是肝硬化診斷中必備條件之一。肝硬化常見的B超改變有: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科郭雁賓
(1)肝臟:肝臟體積多數早期縮小,常為右葉縮小,左葉和尾葉增大,即表現為肝各葉比例失調。肝表面不光滑,呈紋狀波浪狀。肝實質不均勻,光點粗亮,少數可見結節狀改變。肝內血管模糊、變窄。門靜脈增寬,大于1.2cm,越寬提示門脈壓力越高。
(2)脾臟:脾臟腫大,體查不能觸及脾臟,但B超可見脾厚度增加,男性大于4cm,女性大于3.5cm。
(3)腹水:若肝硬化有少量腹水(少于1 000mL),體檢時查
不出移動性濁音,但B超可見到腹水的存在。
34、肝血管瘤是怎么回事?如何治療?
肝血管瘤是肝臟最常見的良性瘤,產生的原因可能為先天性
血管發育異常所致,其特點有:
①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多數于中年以后發現;②女性比男性多見;③血管瘤的瘤體內為擴張的血竇。就像一團血管簇一樣。直徑多小于2cm,發生緩慢;④大多為一個,少數可為多個;⑤多在肝臟深部,位于肝包膜下者少見。
肝血管瘤是否需要治療,應根據以下兩點而定:
(1)由于肝血管瘤生長緩慢,體積小,病人一般情況下無癥狀,B超時才發現,大多數血管瘤屬這種情況,無需治療。可定期作B超,動態觀察血管瘤的變化。
(2)只有當肝血管瘤在動態觀察中逐漸增大,并形成肝內阻塞等并發癥或發生破裂出血時才需手術或緊急手術治療。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