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血管瘤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好發于頭面、四肢等體表部位,極大影響美觀;同時不少病變位于粘膜、肌肉、骨骼和顱內等特殊部位,造成一定的生理功能障礙;部分病變因感染、出血、潰瘍形成、高流量性心衰或特殊部位而危及生命。
嬰兒血管瘤是嬰兒常見的良性腫瘤,臨床發病率為4%,所有病變在出生后幾周內即可出現,先天發病者少見。女嬰發病率為男嬰的3倍多。體重低于1000g的早產兒發病率可達22.9%。根據Mulliken和Glowacki分類,血管瘤分為毛細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三型。毛細血管瘤是表淺的血管瘤,即過去所稱的“草莓狀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位于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內,外觀呈藍色或無色。目前按細胞學分類,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典型的皮損出現在生后2周左右,頭頸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其次是軀干和四肢,外陰、內臟如肝臟、腸等也可累及,但肺部罕見。大部分表現為單獨的皮膚和/或皮下損害,約有15%的病人為多發性損害。淺表血管瘤呈鮮紅色,增生期顏色逐漸加深,開始消退時由鮮紅色轉變為暗紫色,最后呈花斑狀,消退完成后有40 %的患兒殘存皮膚及皮下組織退行性改變:瘢痕、萎縮、脫色素、毛細血管擴張和皮膚松弛。深部血管瘤表面的皮膚隆起,正常顏色或透出藍色。瘤體往往在6個月以內快速增殖,此后漸入消退期,血管瘤增長逐漸停止并開始緩慢地消退直至消退完成期,時間可長達10年左右。
皮膚血管瘤的治療及預后
1.早期干預的重要性
嬰兒血管瘤的自然消退過程很漫長,尤其位于面頸部的皮損會對患兒及其家長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增生早期的皮損可能范圍較小,但短期內增殖迅速。盡管多數血管瘤僅影響外觀,不會帶來嚴重功能障礙,但如能在增生早期就控制皮損增殖,勢必使外觀的破壞最小化,并使消退期提早,消退過程也將縮短。并且對有并發癥或某些特殊部位的嬰兒血管瘤應積極治療。①特殊部位,如眼瞼、眼眶、鼻、唇、口腔、會陰等部位,因其可導致嚴重的功能障礙; ②伴有全身并發癥,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血小板減少、凝血機制障礙等;③瘤體局部并發出血、潰瘍或功能障礙(視力、聽力、呼吸、吞咽等)。
2.脈沖染料激光治療:
脈沖染料激光是治療皮膚淺表血管瘤的一線治療。常用的是595nm脈沖染料激光,它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安全的治療血管性疾病的激光。脈沖染料激光可以用于增殖期血管瘤可控制其生長;也可以用于消退期血管瘤,可減輕血管瘤的顏色或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同時也可以用于潰瘍性血管瘤,可以加速潰瘍愈合。
3.其他治療:皮質類固醇、局部激素注射、平陽霉素、冷凍、放射等治療,目前已很少應用。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