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除了先天性的頸椎問題,脊柱變形外,成因主要是后天勞損引起的,不少辦公室工作者由于常年伏案工作,常常會出現頸椎病問題。那么頸椎病應該如何診斷呢?最新的診斷標準已經出臺,我們一起來看看頸椎病的最新診斷標準。
頸椎病泛指頸段脊柱病變后所表現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目前國際上較一致的看法是指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所引起頸椎管或椎間孔變形、狹窄,刺激、壓迫頸部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血管造成其結構或功能性損害所引起的相應癥狀和體征。此病多見于40歲以上患者頸椎病的病因:先天因素,如先天性頸椎管狹窄、先天性頸椎畸形等;慢性勞損;急性損傷。
病理變化為頸椎間盤退行性變,纖維環彈力減退而向四周膨出或髓核腫出可壓迫神經根、脊髓、椎動脈;椎間隙狹窄,椎體邊緣骨質增生,黃韌帶肥厚、變性,使神經根管及椎管容積變小,小關節及鉤突關節退行性改變致小關節脫位,要造成頸椎退行性滑脫。
頸椎病的最新診斷標準為:臨床表現與影像學所見相符合者,可以確診;具有典型頸椎病臨床表現,而影像學所見正常者,應注意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診斷頸椎病;僅有影像學表現異常,而無頸椎病臨床癥狀者,不應診斷為頸椎病。
判斷是否是頸椎病也需要做系統的檢查,因此也需要選擇正規的醫院。而一旦確診頸椎病需要及時治療。頸椎病患者需要加強體育鍛煉來增加脊椎的韌性,同時注意糾正不當的睡姿和坐姿。頸椎病患者也需要補充維生素,因此多吃水果蔬菜也是必要的。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