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頸椎病的診斷和手術治療的方法和風險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科3(脊柱創傷科)明江華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骨科 明江華
隨著社會老齡化的進程和核磁共振技術的發展,頸椎病的發病率似有提高!長時間的伏案工作和學習,頸椎病有年輕化的趨勢。骨科門診就診的頸椎病患者的比例在逐年升高。作為普通百姓,如何了解自己是否患有頸椎病呢?大家不妨學習一下頸椎病的相關知識。
頸椎病在臨床上一般分五型,即1,神經根型:以肩背部疼痛和上肢麻木為主;2,椎動脈型:女性多見,以頸部不適、頭昏頭痛為主;3,交感型:以頸肩部不適并心慌、胸悶、多汗為主;4,脊髓型:是頸椎病中對患者損害最嚴重的一種,表現為四肢或單側身體麻木、疼痛、或感覺障礙,步行無力、步態不穩。5,混合型:合并有兩種或以上的癥狀。
患者如有上述癥狀應及時就診,醫生應對患者作一次全面的骨科體檢,初步判斷是否頸椎病?屬那一型?有無肌力下降和病理征;需拍頸椎X片,嚴重者應做頸椎CT和核磁共振,頭昏、耳鳴、聽力下降的患者應做腦血流圖檢查、耳部前庭功能實驗和電測聽檢查;四肢麻木的患者應做四肢肌電圖檢查。一般通過上述檢查和排除,基本上能明確診斷。
臨床上大多數頸椎病是可選擇保守治療的,但對于脊髓型、嚴重的神經根型的頸椎病是需要手術治療的;尤其是脊髓型的頸椎病,往往因為脊髓受壓發生缺血變性,如果因為懼怕手術,延誤了最佳的手術時機,失去了功能恢復的機會!根據病情的需要手術的方法有前路手術和后路手術,有的患者需要前后路聯合手術。根據患者的年齡,老年患者可選擇融合術(椎間融合器加前路鋼板),中青年可選擇非融合手術(頸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關于手術風險: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存在,頸椎手術一樣。需要手術醫生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良好的手術技巧。術前做好健康教育、氣管訓練(前路手術)、術中仔細操作、術后精心護理,手術風險是可控的!對于一般的頸椎病,手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有的患者術后就能感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