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方式和辦公方式的變遷,患各類頸腰椎病的患者日益增多,而且年輕化的趨勢越發明顯。頸腰椎病從過去的老年病變成了如今中年人和青年人的常見病和辦公室白領的"職業病",甚至一些青少年也加入到頸腰椎病患者的隊伍中。
頸椎病和腰椎病盡管癥狀不盡相同,但其發病機制卻有著相似之處。隨著人的年齡增長及脊椎長期處于不正確的姿勢導致勞損,有時再合并脊椎外傷,逐漸出現椎間盤退變突出、椎體后緣和小關節突增生形成骨贅(俗稱骨刺)、黃韌帶肥厚等,對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及椎動脈等構成壓迫,進而出現一系列臨床綜合征。
頸椎病根據癥狀和病變累及的組織不同可分為若干類型,其中以脊髓型頸椎病最為嚴重。脊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為四肢無力、麻木,尤其是上肢不靈活,手部的精細活動能力障礙,表現為持物無力、易落,系紐扣及擇菜困難,走路不穩、易跌倒或行走困難,腳有踩棉花之感,嚴重時可發生大小便功能障礙,甚至臥床不起致生活不能自理。
頸椎病的診斷除了癥狀和醫生的體格檢查外,通常還需要做一些影像學的檢查,包括頸椎的X線片、CT或核磁共振。通過這些檢查可以發現骨贅的形成、脊髓的壓迫、椎管的狹窄,并鑒別排除其他疾病。
頸椎病一經發現應盡早治療。許多病例證明,對某些輕度頸椎病尤其是椎動脈型和交感型頸椎病,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一旦確診,多數需要手術治療。
對于脊髓前方壓迫的病例,可以做前路減壓內固定治療;對于多個節段壓迫或者合并后縱韌帶鈣化者,可應用頸椎后路椎管擴大成形術。臨床上發現,有一部分脊髓型頸椎病在早期僅表現為手指麻木或握力減退。對于此類患者如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阻止或減輕脊髓病變的進一步發展,反之則有病情加重的危險。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