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除了會引起痛經之外,還可能會引起腎臟的病變?
姚書忠教授:如果異位的子宮內膜病灶長在輸尿管上,就有可能引起輸尿管梗阻,從而導致腎積水。然而,這一切往往是在靜悄悄的變化著,患者完全沒有感覺。因此,我們呼吁,凡是患有嚴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人,一定要進行常規腎臟B超的檢查,警惕腎功能的損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姚書忠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是不是非常麻煩?
姚書忠教授:到目前為止,子宮內膜異位癥都是非常麻煩的疾病。目前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可分為三種類型:腹膜型、卵巢巧克力囊腫和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DIE)。
其中,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累及到腸道或泌尿道時,處理起來就會非常復雜。由于很多醫生欠缺這方面的手術技能,往往不去處理,或者僅僅是處理某一部分而未進行綜合的治療。
例如婦科醫生僅處理了巧克力囊腫,泌尿外科醫生僅將病變部分輸尿管切除,而普外科醫生僅僅將腸道病灶切除,往往都不是整體的思路。因此,很多病人做完手術之后還是非常痛,沒有徹底解決問題。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難度是不是很大?
姚書忠教授:相比于子宮內膜癌和宮頸癌,某些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難度更大。
早期子宮內膜癌和子宮頸癌往往不會對盆腔結構造成改變,病灶多數局限于子宮。盆腔炎解剖結構基本沒有改變,因此手術相對容易。而子宮內膜異位癥則不同,它雖不是癌癥,但異位的子宮內膜主要在盆腔的不同位置生長,導致盆腔解剖結構變異。同時,病灶的浸潤會導致組織的硬化、粘連。解剖結構變化之大,會導致某些經驗不太豐富的醫生無從下手,而手術的風險也隨之增大。所以,對比較復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少醫院并不開展這方面的手術。
:復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是否需要多學科醫生的合作?
姚書忠教授:對于復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癥,除了手術難度大之外,必需多學科的醫生進行合作,才能盡可能一次手術徹底解決病人的問題。
當病灶出現在腸道時,就需要普外科醫生協助手術切除病灶并修補腸道;當病灶出現在輸尿管或膀胱時,就需要泌尿外科醫生對輸尿管、膀胱等進行手術處理;而最初評估病人的情況,決定手術范圍,處理盆腔內的病灶,則需要婦科醫生進行整體規劃。
因此,我們成立了以婦科為主、胃腸外科、泌尿外科共同參與的多學科團隊進行合作。一次手術盡量徹底解決病人的問題,而不要讓病人重復手術。
:對于嚴重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中山一院開展了多少例?
姚書忠教授:從2006年開展這項手術至今,一共進行了200多例。其中,涉及腸道切除或修補有70多例,涉及到泌尿道手術的有20多例。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