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兒視網膜病變(ROP)是多發于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一種增生性視網膜病變。從20 世紀40年代開始應用高濃度氧治療早產兒低氧血癥以來, 早產兒的生存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但同時因視網膜病變引起的失明也明顯增多,所以對它的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哈爾濱市兒童醫院眼科俞佳偉
美國每年約有37000 例新生兒出生體重小于1500g, 其中約8000例( 21. 6% ) 發生各種類型的ROP,其中2100 例( 26. 3%) 發生伴視力障礙的眼疾, 500 例( 6. 3% ) 最終成為法定盲。國外報導盲童中約1/3為本病所致。
我國每年有2000萬個新生兒出生, 其中早產低體重兒占超過10%, 可能出現視網膜病變的又占早產兒的20%, 也就是說,每年要有200萬的早產兒,其中,出現視網膜病變的有約40萬人。我國該疾病造成的盲童每年新增5萬名。由此可見預防和減少ROP 發生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
國際上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用激光治療。雖然激光是目前有效的治療手段, 但這種治療有它的時間限制。只有當ROP在早期階段發現并診斷,及時干預才有可能阻止ROP向壞的方面轉歸。一旦ROP進入到晚期, 雖可選擇玻璃體視網膜手術, 視力將大幅受損甚至完全喪失。由此可見ROP 篩選的意義在于監測高危人群中ROP 的發生, 發展和轉歸, 為激光提供時間, 從而保留患兒相對較好的視力。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作為一名小兒眼科醫生,筆者在這里提醒各位家長朋友,要及時給新生兒尤其是早產低體重兒進行眼部常規篩查,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傷害!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