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的設立和發展,早產兒存活率大大提高,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腦癱發生率有上升趨勢。
相關研究顯示,孕周<37周早產兒腦組織發育不成熟,易受妊娠高血壓、缺氧、感染炎癥等因素的影響,早產兒可占全部腦癱病例的25%~35%。嬰幼兒期是大腦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可塑性最強,干預治療愈早效果愈好。可塑性是指腦在外界刺激下發生結構和功能重塑的巨大潛能。神經系統在小兒出生后尚處在不斷發育、成熟的過程中。環境的影響可改變神經元的大小、腦結構總體重量、個別突觸的數目和結構,并增加神經元間的連接和神經通路。學習和經驗可以改變神經元的反應特性,這種現象在大腦皮層是普遍存在的。正是基于這樣的可塑性,早期豐富的干預才有可能大大提高兒童的智能發育。因此,正確適量的信息刺激和盡早地進行系統的功能訓練是關鍵。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李水帝
早產兒未成熟腦具有獨特的解剖學特點,其腦損傷主要包括腦室內出血和腦室周圍白質軟化,是腦癱、視聽覺和認知行為異常的高危因素之一,其治療時間和治療效果直接影響到疾病的預后;因此,如何有效篩查、預防、減少后遺癥的發生,需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早期干預的目標主要是抓住腦發育及智能發育的關鍵時期,利用感覺和運動刺激的方法減輕或修復腦組織病變,阻斷神經細胞凋亡,從而減輕或防止神經后遺癥。若不進行早期干預,早產兒異常運動模式反復強化,出現軟組織攣縮、關節畸形或異常姿勢等腦癱表現,將會增加治療難度。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