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格林-巴利綜合征是怎么引發的
- 格林-巴利綜合征是怎么引發的
-
參與醫生
河南省人民醫院 李書劍 主任醫師

格林-巴利綜合征也叫吉蘭-巴雷綜合征,目前認為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病因以及發病機制有以下幾種假說:1、分子模擬:這個學說非常盛行,主要是周圍神經髓鞘,可將周圍神經比喻為電線,電線上面的表皮便叫做髓鞘,因而周圍神經上面的表皮也叫髓鞘。髓鞘抗原成分與細菌抗原成分相似,如空腸彎曲菌。當感染空腸彎曲菌后,即吃壞肚子,出現腹瀉。這時體內免疫細胞進行殺滅空腸彎曲菌的工作,結果不慎將周圍神經髓鞘當做空腸彎曲菌,將其殺滅,從而出現脫髓鞘、四肢無力。因為免疫系統存在誤傷現象,而空腸彎曲菌的抗原太狡猾,與周圍神經損傷顯示,出現錯誤的免疫應答,而導致發病,這就叫做分子模擬;2、神經節苷脂抗體:很多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體內可查到神經節苷脂抗體,也叫GQ1b抗體或者GM抗體,這些抗體本身可出現周圍神經損傷、免疫應答的過度增強。因此即使未感染空腸彎曲菌,也可能因為自身抗體的出現而發病;3、其他:除空腸彎曲菌分子模擬以及自身GM1抗體與GQ1b抗體外,未知因素也可能參與,包括環境因素、遺傳易感性因素,目前還在研究之中。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