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脊髓性肌萎縮是什么
- 脊髓性肌萎縮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呂志勤 主任醫師

脊髓性肌萎縮是一種慢性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細胞,在病變的因素作用下逐步發生萎縮、變性、死亡,使得其所支配的肌肉組織發生萎縮和無力。脊髓性肌萎縮可以分為嬰兒型、少年型和成年型,發病時間越早,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越大,存活時間越短。在臨床上,脊髓性肌萎縮主要表現為無力,肢體、肌肉發生萎縮、肌張力降低,這種疾病發生后,會使患者出現相應的癥狀,逐步喪失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且,一旦發生的脊髓性肌萎縮,呈進行性,基本不可能治愈。目前認為,脊髓性肌萎縮和家族遺傳以及基因缺陷有關系,所以,一旦發現這種問題,目前沒有更多辦法可以解決。國際上雖然研究出一類新型基因治療的藥物,但這種藥物價格非常高,一般患者無法承受。一旦發現有脊髓性肌萎縮,可以通過增強肌肉力量的藥物來緩解疾病的發展,但是不可能根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