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膝蓋關節炎怎么治療
- 膝蓋關節炎怎么治療
-
參與醫生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王新光 主任醫師

膝蓋關節炎是廣義的含義,老百姓所講膝蓋關節炎應為膝骨性關節炎。隨著人體衰老,膝蓋表面的軟骨逐漸衰退,出現關節軟骨面磨損而導致疼痛、跛行等癥狀,即為膝骨性關節炎。其治療方法如下:
1、早期找到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年輕時,較喜歡踢足球、打籃球或跑步類的運動,但40歲以上膝蓋關節已開始退變、磨損,即早期膝骨性關節炎的表現,此時需警惕,應改變運動方式;若運動后出現疼痛,則表明這種運動可能不適合,或者鍛煉方式不合適,所以可以請教專業老師指導,再繼續鍛煉,或者需要改變自己的運動方式,如不爬山,不進行劇烈運動,不打球,可以進行踩較輕的單車或游泳等鍛煉方式;
2、控制體重:因為膝關節承受了整個身體的體重,如果體重過大,則膝關節壓力較大,所以體重每下降幾公斤,則膝蓋的沉重負擔會減少,這有利于膝蓋保養;
3、藥物治療:若改變運動方式后,癥狀仍不改善,可能需要進行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改善和營養關節軟骨面的藥物,如軟骨素、氨基葡萄糖類藥物,這些藥物有助于促進關節軟骨細胞分泌軟骨素來保護關節;另一種藥物是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它可抑制炎癥反應,有助于較快的改善疼痛癥狀;
4、有創治療:若藥物治療后,癥狀不緩解,則說明膝關節炎已經到了較為嚴重的地步,或需進行有創治療,如膝關節腔內注射潤滑劑,幫助膝蓋更好的活動;如果癥狀較嚴重,則考慮關節腔內注射激素,但注射激素時需注意,不可多次使用,僅可使用一次、兩次,短時間使用,若使用時間較長,劑量較多,則可能進一步損傷關節軟骨面,所以應用激素應該慎之又慎;
5、手術治療:對于較晚期的膝骨性關節炎,如果經過較嚴格保守治療無效果,患者癥狀又較重,如走平路不超過500m,則需考慮手術治療,包括微創手術和開放性手術,微創手術早期可以進行關節鏡清理,修整關節內游離體或破碎的半月板;另外,關節軟骨面缺損,有些人也嘗試做微骨折手術,通過這些手術希望關節軟骨面能夠再生若;通過關節鏡手術治療之后,效果還不明顯,則需根據病人的不同情況,進行開放性手術,包括截骨術、單髁置換與全膝關節置換術,截骨術主要適用年齡較輕,下肢力線有明顯畸形的患者,此類患者可通過截骨術改變下肢力線,將力線重心放到未受累及的一側;若膝關節炎局限于內側或者是局限于外側,而對側較好,則可采用單髁置換手術治療,這類手術創傷相對較小,患者恢復快,缺點為不可完全糾正關節退變;若膝關節炎較嚴重,已累及到內外側間隙或髕骨關節間隙,則全膝關節置換術可能是唯一的選擇,全膝關節置換后大家不必擔心,它僅是將表面的壞死軟骨去掉,換成金屬與塑料的襯墊器,代替正常關節,這樣患者走路基本上就不痛,基本上可恢復正常生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