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表現
- 髖關節發育不良的表現
-
參與醫生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郭常安 主任醫師

髖關節發育不良在不同年齡階段和疾病不同時期有不同表現。兒童時期能夠發現有髖關節發育不良往往有典型癥狀叫臀紋不對稱,孩子兩個屁股下緣有兩條線可能不對稱,這是比較明顯髖關節發育不良癥狀。而現在隨著醫學水平提高,以及兒童普及保健水平提高,往往在產前體檢時候也會有一定發現。當然最好在產后,醫生進行體檢時發現可能有髖關節發育不良癥狀,這時孩子因為不會主訴不舒服、痛,往往是靠兒科醫生或小兒骨科醫生進行發現,進行相應處理,這是在兒童時期。
成年以后若出現比較嚴重髖關節發育不良,即股骨頭完全脫在外面,這種情況比較容易發現,即走路步態會有一只腿長一只腿短,老百姓經常稱為跛子或者蹺腳,這種情況會比較嚴重。年輕時關節軟骨比較厚、比較好的一些年輕病人往往發現不了,只是可能會隨著活動量增加后,患者會有一點不舒服、酸脹、酸痛感。髖關節發育不良患者的髖關節摩擦和正常發育人群不一樣,即該受力地方無受力或者受力地方比較集中,導致關節軟骨過度磨損。當到了一定年齡以后,軟骨磨損加重,而且到30歲、40歲甚至50歲時候,關節軟骨再生能力就有所減退,這時就會產生比較大比較明顯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髖關節周圍痛,比較典型癥狀即髖關節前方痛或者臀后疼痛。若再進一步加重會導致行走能力下降,即不能走太多路或者起步邁腳時候邁不出腳,再嚴重者即兩只腳長短不一樣,產生蹺腳、跛子或者行走困難等一系列臨床癥狀,總之要及時發現,及時就診。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