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人體是怎么形成上熱下寒的
- 人體是怎么形成上熱下寒的
-
參與醫生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孫連慶 主任醫師

上熱下寒是中醫特有的名詞,中醫認為久病體虛和用藥不當是造成人體出現上熱下寒證主要原因。中醫講究天人相應,認為人體內陰陽氣血像是大自然界的天地循環類似,處在動態平衡的狀態,人體內的心屬火,腎主水,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處在平衡狀態,即心火向下而溫煦下半身,而腎水向上行,滋潤上半身。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比如患者久病體虛、先天稟賦較薄弱或用藥不當而導致心火和腎水間的平衡狀態被打破,則可能出現上熱下寒證。上熱下寒證最典型表現是人體上半部,表現體內有熱邪所發生某些癥狀,如口舌生瘡、耳朵流膿、面紅目赤、咽痛、口干、口苦等,人體下半部反而出現體內有寒邪的表現,如小腹總是發涼,下半身發涼、怕冷,不敢接觸涼的物品,喝水只能喝少許熱水,如果接觸涼的食物或喝溫度較低的水,便可能發生小腹涼痛、腹瀉等癥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