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結腸癌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蘇琳 副主任醫師

結腸癌指結腸的黏膜面發生惡性腫瘤,通常是腺癌,根據分化程度的不同,分為高分化、低分化的腺癌,分化的程度越好,惡性程度就越低,分化的越差惡性程度越高,越容易發生遠處轉移。結腸癌早期很難有明顯癥狀,所以患者很難主動就醫行腸鏡檢查,因此很難在早期時發現。隨著腫瘤體積的增大,會逐漸出現臨床表現,最常見的是便血,另一個是腸梗阻。升結腸的腸腔比較寬闊,發生腸梗阻的幾率比較小,發生消化道出血的幾率比較高。腫瘤的生長速度過快,就會導致其表面缺血,會有少許出血,患者大便中帶血或者僅僅是便潛血陽性,持續時間較長就會逐漸出現缺鐵性貧血,很多患者往往是在體檢時發現便潛血陽性或貧血,行相關檢查才發現結腸癌。而降結腸的腸腔比較狹小,發生腸梗阻的幾率比較大,腫瘤生長到一定體積,就會阻塞腸腔而導致腸梗阻,患者會出現腹痛、排便不暢等癥狀。如果阻塞嚴重,會發生完全性腸梗阻,而出現排氣、排便停止。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