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腳踝關節腫痛是什么原因
- 腳踝關節腫痛是什么原因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陳建海 主任醫師

腳踝關節腫痛有以下原因:1、踝關節增寬:如果腳踝關節以前受過傷,出現過骨折、慢性腫脹,通常是由于創傷性關節炎,或者是下脛腓關節分離,導致踝關節增寬,引起關節和損壞加劇,出現關節內滑膜增生和炎癥反應;2、原發性踝關節滑膜炎癥:有可能是由于劇烈運動,或者是著涼之后誘發滑膜炎癥反應,引起踝關節彌漫性腫脹,以前可能沒有任何踝關節扭傷、損傷的病史;3、外踝韌帶愈合不良:踝關節扭傷之后,外踝韌帶愈合不良導致,外踝韌帶限制關節的力量減弱,出現踝關節輕度的前后方向不穩,容易引起踝關節內創傷性滑膜反應,出現腫脹;4、距骨骨軟骨損傷:踝關節在一些外傷之后,出現關節內距骨骨軟骨損傷,引起持續性關節輕度的腫脹和疼痛。這些疾病通常可以通過踝關節的正側位X線片,以及核磁共振檢查,獲得相對準確的診斷。對于一般性的炎癥反應,初期可以減少腳踝活動量、控制體重,緩解腳踝負擔,另外口服抗炎鎮痛藥物,控制炎癥反應。如果癥狀持續加重,需要進行對癥的治療,比如韌帶需要進行重建,距骨骨軟骨損傷需要進行修復,下脛腓關節分離,需要進行下脛腓關節分離的固定,這樣才能盡量延緩踝關節炎的進展。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