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腎炎和尿毒癥的區別
- 腎炎和尿毒癥的區別
-
參與醫生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鐘瑜 副主任醫師

當腎病發生各種炎癥的時候,簡稱為腎炎,不一定合并腎功能異常。隨著慢性腎病的病程延長,損害到腎功能的時候會逐步出現肌酐升高,肌酐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發展為尿毒癥。
正常情況下,腎臟能干90分的活,隨著肌酐逐步升高,腎臟干活的能力會逐漸減少,由90分降到30分。當腎臟的干活能力降到15分以下,稱之為尿毒癥期。慢性腎炎最終可能都會表現為腎功能的異常,兩者主要是在治療上有所區別,慢性腎炎的患者有部分沒有癥狀,而且通過口服藥就能控制主要癥狀。慢性腎炎穩定的病人可以每一個月,甚至三個月復查一次,但是腎尿毒癥病人最好是每周,或者最多兩周復查一次,監測腎功能以及其它并發癥。
尿毒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是水電解質紊亂,患者很容易出現血鉀升高、代謝性酸中毒,以及惡心、嘔吐并發癥的出現。因此,尿毒癥的監測頻率要增加,每周至少要驗一次血電解質,以免血鉀過度升高導致心跳驟停等急危重癥。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