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陽是指患者檢查乙肝兩對半時第1、3、5項陽性,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三項陽性,乙肝兩對半是衡量體內病毒復制活躍程度的指標。臨床上乙肝大三陽的傳播途徑多樣,但并不包括很多人擔心的直接簡單接觸就能造成傳播這一途徑,即乙肝病毒不會通過唿吸道以及消化道進行傳播,所以日常工作、學習、握手、擁抱以及一起吃飯都不會傳染乙肝大三陽。這是需要很多朋友們解決的認識誤區。那么乙肝大三陽主要有哪些傳播途徑呢?
一、輸血、醫源性傳播曾是乙肝大三陽的主要傳播途徑
1、乙肝病毒可以通過血液傳播。現在采集血液時通常會經過HBsAg篩選,此途徑傳播已明顯減少,但多次受血患者陽性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2、紋身、針刺等也可引起傳播。這些器械通常沒有經過消毒就反復使用,會增加感染的幾率。
3、其它:使用了不合格的醫療器械,反復驗血,多次注射,頻繁的侵襲性檢查和診斷措施等。
二 、母嬰圍產期傳播乙肝大三陽
這曾經是公認的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而且經過此途徑受到感染的通常會引起免疫耐受,致終身攜帶病毒,HBsAg陽性母親新生兒的HBsAg陽性率,在歐洲、美國為10%,非洲為25-30%,亞洲30-70%,中國約60%。HBsAg及HBeAg雙陽性母親幾乎100%傳播嬰兒,其中60-90%成為陽性攜帶者。乙肝病毒攜帶者是乙肝病毒重要儲存宿主及傳染源,其中一部分可發展成肝硬化和肝癌。
母嬰傳播的具體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胎盤傳播:通常是因為母親在妊娠期胎盤受到損傷,導致的病毒感染。
2、分娩期傳播:大多數是因為母親在分娩過程中胎盤細微裂口,母血滲入胎兒血中,或胎兒吸入羊水,嬰兒接觸母親陰道分泌物等傳播。
3、分娩后傳播:在母乳中能夠檢查到少量的乙肝病毒,母乳喂養能否傳播意見不一,但HBsAg和HBeAg雙陽性母親不宜母乳喂養。
三、破損粘膜傳播乙肝大三陽
1、性傳播: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可以檢查到乙肝病毒,如果接觸到細微損傷的部位就可能傳染病毒,因此乙肝大三陽為性傳播疾病之一。
2、口腔粘膜破損,牙齦損傷也可造成傳播。
溫馨提示:乙肝大三陽在成年感染有很大幾率會自愈。急性發病期進行有效治療,大部分都可以康復,小部分轉變成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攜帶者。因為乙肝病毒感染之初,病毒復制數量和速度有限,對肝臟危害和肝細胞的損傷有限,也未完全激發一系列免疫調節機能紊亂。所以如果擔心自己感染乙肝病毒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診,避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