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根源,了解就能從內心解脫開始

        2017-12-01 17:25 閱讀:9643

        所謂“病有千般,不離陰陽。人有萬種,總是名利。”真正治病,必須由心入手才能根本痊愈。生病了,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醫生。但是,醫生真的能治得好我們的疾病嗎?事實證明還有很多疾病是醫學解決不了的。那就需要更高層次的治療。

        每個人都想一直健康,都想戰勝病痛,都想長壽平安,都想安詳地老去。如何才能讓我們在這一生得到善終呢?

        疾病的根源

        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有時眼見并非是真理。疾病有時也并非就是看得見的生理病理上的原因,它有其另外的致病因素。

        疾病的根源是什么?

        現代醫學有其定義,但這個定義只限定于醫學可以治愈的疾病。如果醫學治不好的疾病呢?我們知道,當前醫學的發展水平還很浮淺,對于許多生命現象還很難做出合理的解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疾病是體內五毒焚燒的結果。五毒包括怨恨惱怒煩,是人生的心靈痛苦和無窮疾病的來源。

        “恨人傷心,怨人傷脾、怒人傷肝、惱人傷肺、煩人傷腎,是病者,實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種根,由性理而轉于生理耳?!币苍S我們不少人根本不相信這種說法,認為這是無稽之談。疾病就是身體的不舒服,與心理的怨恨惱怒煩有什么關系呢?

        諸位病久可以捫心自問一下,你是不是一直處在五毒之中呢?你是不是曾經為了本來無謂的事情去懲罰自己的健康與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須由身、性、心開始。單純地依賴藥物和手術,只是治身的層次,而不可能達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

        養心即可以治病

        中醫認為:心主神,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藏君火,君火以明,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之神可統五臟之神,包括脾之意,肺之魄,腎之志,肝之魂,皆由心神所主管。如果能把心神調整好,那五臟之神皆可得到調整。

        唯物主義哲學里有這樣的觀點:精神影響物質。精神是形而上的東西,卻影響著形而下的身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精神決定著身體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則五臟六腑就能趨向于健康。

        所以說,養心即可以治病。人類的疾病包括身體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理的層次要高于肉體的層次,因為身體是由心理所支配的。不管是哪一類的疾病,都可以從心理上治療。

        不管任何大病重病,甚至于是醫學無能為力的疾病,都可能找到治療方法,其治療的關鍵即在于調節心神。心中之君火即是心之神,君火明則心神自安,如此則五臟六腑皆安。

        調養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療,讓病人的心神獲得解脫?;蛘咝闹谐錆M善良和愛意,這也是平衡心神的辦法?;蛘咭恍南蛏菩猩疲尚闹械纳颇顏硪龑K腑氣機平衡,亦有效果。

        對疾病的治療是從內心深處的解脫開始的。這是治療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現代醫學所無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襲,我認為需要愛心、快樂和善行。

        愛是大藥王

        對于人類的大多數疾病來說,愛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劑。愛人,尤其是從心底去愛人、寬恕人,以此來終結自己的五毒內焚,結果也能終結我們自己的疾病。

        現代醫學總是相信組織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把它當成是疾病的唯一。而且相信藥物和手術能改變病理,得到康復。但疾病真的可以治好了嗎?事實上大多數疾病還是治不好。

        因此,不要總是相信藥物和手術,那不過是一定程度上治療了肉體上的病,而疾病所根源于精神的層次根本就不可能通過藥物和手術來解決。愛人、愛每個生命、愛這個世界,以愛的心態來對待我們周圍的花草樹木,飛鳥走獸。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珍惜每個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纖細的愛心去感受世界的萬事萬物,讓愛心把自己融化到萬事萬物當中。愛能讓我們的心靈充滿快樂,能讓我們的身體恢復健康。

        當我們處于愛的狀態,那是最平靜、最詳和、最有利于康復的狀態。此時心身全部得到放松,五毒的內灼可以被徹底地消滅于無形之中。試想,一個充滿愛心的人,他會有怨恨惱怒煩嗎?他會遭受絕癥的折磨嗎?

        只有愛才可以上達人的精神層次,通過心神的影響來調節五臟六腑的病理狀態,促進全身機體的更新換代。愛是快樂之源泉,愛的治療,是疾病的治本之道。

        快樂是治病的關鍵

        快樂的第一條就是微笑。身患重病的朋友自己想一想,多久沒有微笑了。多久沒有開心地面對這個世界了。我們在煩什么?在跟誰過不去?我們得到了什么呢?是疾病,是痛苦。

        如果我們都能做到隨時隨地心里裝著美好的情感,在臉上表現出良好的情緒,即面帶笑意,心平氣和。如果心里沒有高興的事情,或者由于受到病痛和外來的刺激而心里感到痛苦,一時樂不起來,怎么辦?要真心裝樂。

        讓我們每天都展現出愉快。讓我們每天通過自己的面孔、語言和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一顆善良的心、友愛的心、奉獻的心、寬厚的心、自尊的心和自信的心。我們不僅把快樂看作一種善行、一種奉獻,而且把快樂看成是治病的良藥、健康的朋友。真心快樂,就能讓心神得養,“陰平陽秘,精神乃治”,于是臟腑安定,氣血和調而病痛減輕。

        生了大病,我們不僅戴著病痛的枷鎖,更忍受著心靈的不安。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疾病逐漸加重而精神漸而不支。所以,要治病,先讓自己的精神好起來,辦法就是快樂。讓我們的心里充滿著快樂,以快樂的心態來對待自己的疾病。不煩不惱,不憂不愁,不恨不怨,讓快樂滲透進身體的每個器官、組織和細胞,讓我們擺脫五毒的侵襲,放下來,不執著,輕輕松松、灑灑脫脫地從疾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行善是解脫之本

        心存善念,以善心對待我們這個世界,處處行善,這是今生獲得解脫之關鍵,也是治療疾病的重要因素。并且要想快樂,首先我們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我們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良的人,其身體籠罩在浩然正氣之中,而邪惡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讓周身氣血充滿生機和活力,疾病即會遠去。而一個充滿邪惡的靈魂怎么可能會沐浴在積極向上的陽氣之中呢?

        也許有人會問,何為行善,其的標準是什么?我認為,大凡發于內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無所求而為之善都是真善。反此,裝樣子的、利己的、有所求的善行都是假善。如果行假善,并無益于病,反有害于自己。因為假善會使心神不定而五臟受傷。真心行善,用心地幫助他人、感化別人。行善既是為人,亦是為自己。行善的結果是提高自己、豐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脫自己。不但可以自治各種疾病,更可產生不可思議的機緣而達到修身修性的妙用。

        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相信善良和真誠,人與人的交往充滿著欺騙與狡詐。如果我們用真心和善良去對待別人,反而會被看成是精神病。但即使如此,我們依然要一心向善,我們要努力感化他人,讓善良重新回到世界當中。因為拋棄善良,讓我們遭受著巨大的心神痛苦以及病痛的折磨。要想解脫病痛、挽救生命,莫過于發現自己的善良的本心,把它捧出來,展現給世人。如果我們的周圍人人都感受到善良的思緒在漫延,善行在流淌傳播,那時誰還會再苦于疾病的折磨呢?

        綜上所述,疾病的根源在于自己的五毒所害,而治療的關鍵亦在于自己。因為這個病是你自己生出五毒引發的,還得靠自己去治。如果真心改過了,性格變好了,并且充滿愛意,真心行善,快樂每一天,那病魔自然就跑了。讓我們跳出醫學的框框,認真地思考一下生命與健康。各位病人不要懷疑上述我所說的話,不要讓偏見害了自己的生命。珍惜尚存的生命機會,去試著改變自己的身心狀態,相信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這篇文章不是只寫給患者的,而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洪市| 光泽县| 嘉黎县| 德化县| 长泰县| 平塘县| 阜阳市| 江山市| 重庆市| 昌平区| 新巴尔虎右旗| 三门峡市| 洪洞县| 河北省| 肇东市| 金寨县| 黎川县| 枝江市| 皋兰县| 清镇市| 武宣县| 威海市| 大安市| 旅游| 昭苏县| 大姚县| 临邑县| 正定县| 城口县| 土默特右旗| 兴化市| 秦安县| 文登市| 精河县| 青州市| 东兰县| 北川| 阳泉市| 南召县| 梓潼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