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南山慢病院了解到,南山區擬收集結核病患者各項數據,對患者即將發生的藥物性肝損傷進行預警,從而為臨床醫生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提供支持。
據南山慢病院結核病防治科主任王健介紹,藥物性肝損傷是結核病人最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之一,在同時應用保肝藥的情況下,仍有約十分之一的患者發生肝損傷。在過去的臨床診療中,醫生不可能預知肝損傷的發生,只能事后干預治療,往往導致治療失敗或療程延長,給病人的健康和經濟狀況帶來損失。
今年,南山慢病院將建立南山區結核病患者信息庫,利用大數據思維構建藥物性肝損傷預警模型,并嵌入區域衛生信息平臺,對即將發生的肝損傷進行提前預警,為臨床醫生提供借鑒,以期做到“未卜先知、有備無患”。目前,該課題已獲得南山慢病院學術委員會評審通過,并獲科研孵化計劃經費支持,預計今年初就可開始實施,屆時將為結核病患者的治療帶來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