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計劃在2016年底前,通過落實5大項34小項工作,使廣州食品安全組織管理體系更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規范化、標準化體系更加健全。9日,在廣州市政府常委會即席新聞發布會上,市食安辦副主任、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副局長龐慶寧向媒體通報了廣州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
食品安全繼續入圍明年“民生實事”
9日舉行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廣州創建工作方案,將食品安全繼續列為明年“民生實事”之一,并把2016年定為廣州的“食品安全年”,全面推進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
龐慶寧介紹,在創建重點工作中,廣州將突出監管體系建設、技術支撐建設、規章制度完善等提升監管能力的基礎性工作以及食品生產企業全過程動態監管平臺、蔬菜溯源系統、“陽光廚房”、互聯網食品監管等監管手段創新內容。
工作方案設置了三個基本標準,一是食品安全總體狀況良好,即食品安全總體狀況持續穩定在較高水平,未發生重大及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或影響惡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食物中毒事故發生數保持在較低水平。二是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位,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網絡建設;加大投入,建立食品安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有效整治食品安全問題,構建社會共治格局。三是社會認可程度較高,即社會各界對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措施認可度高,人民群眾對當地食品安全現狀總體滿意度在70%以上。
建立完善本地網購食品經營主體數據庫
在《國家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要求》的基礎上,結合廣州市食品安全形勢和特點,工作方案突出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技術支撐、強化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創新信息化監管模式、創新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模式的“三強化兩創新”。
“雙11”將至,如何保障網絡渠道銷售的食品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對此,龐慶寧介紹,10月1日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實施,新的食品安全法對網絡食品經營有著具體的規定,市食藥監部門將按照新的食品安全法的法律規定,加強對互聯網食品經營的監管。“大家要明確食品生產經營是要有許可的,網民購買食品要去正規的、經過批準核準的食品經營網店購買?!?/p>
接下來,市食藥部門將通過組建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隊伍,探索構建全方位的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加強對注冊地在廣州市的互聯網食品交易服務平臺的規范化監管,做好本地互聯網食品經營者的建檔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本地互聯網食品經營主體數據庫。加強對網售食品的檢測和廣告監測,妥善處理消費投訴,嚴厲查處違法經營行為,及時公布不合格食品和違法經營者信息。